“跟着兰总干,我们有底气”
东南网11月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项裕兴 通讯员 邓文桂) 不高的身材,一头短发干练利落,见到兰爱珍,她正在为豆腐皮加工户邓国荣指导厂房建设。 “社里拨出盈余资金20多万元,改造加工户的设备,建设标准化厂房,实行人流物流分离,实行更严格的消毒措施,以提升豆腐皮的品质,扩大生产规模。”兰爱珍一边忙,一边对记者说。 兰爱珍是清流爱珍豆腐皮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从背着豆腐皮一家家上门推销,到如今产品供不应求,她让清流豆腐皮这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走出深山、走出国门,领着村民走上致富路。 豆腐皮加工在清流已有800多年历史,嵩溪镇素有“豆腐皮之乡”的美誉。 过去,清流豆腐皮一直是自产自销,品牌多,标准不统一,质量良莠不齐,市场混乱。无序竞争的结果是,销售商将利润降到最低,将损失转嫁给加工户。 2008年,兰爱珍组建爱珍豆腐皮专业合作社,以自己的鑫珍牌豆腐皮为主打品牌,吸引110多户老加工户加入。 邓国荣是2009年加入合作社的。以前,他一年的收益才4万元左右。加入合作社后,他只管加足马力生产,不愁销路,年收益达10万元左右。 为保证豆腐皮的质量,兰爱珍请来省农科院和质监部门专业人员前来指导,开展技术交流。为减少加工户的成本,合作社还垫付费用,为经济困难的社员提供黄豆等原材料。 “成立合作社,就是要大家抱团闯市场,共同致富。”兰爱珍说。合作社成立后,统一品牌,统一质量,统一标准,统一价格,农户只管加工,合作社以保护价收购,确保加工户收益。 2012年,爱珍豆腐皮专业合作社被评选为省级示范社和全国示范社。当年7月3日,兰爱珍作为全国示范社的代表进京领奖。载誉归来,品牌效应放大,合作社销量大增。 “尤其是年底,订单特别多。去年底,仅上海的一份订单,就有近百万元,社员们忙活了近20天。”兰爱珍说,清流豆腐皮还远销德国、新加坡等国家。 为了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兰爱珍不断研发新产品。“3年前,我们就开始做豆腐皮深加工,现在正准备推出即食、速食豆腐皮。同时,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改变产品包装。”她说。 兰爱珍还注重创新营销模式,总是走在市场最前沿。今年,合作社引入电子商务模式,在福建农产品展示与技术交易平台注册域名网站,开设了嵩溪爱珍豆腐皮网店,并与三明市农办、供销社的“千合电子商务平台”链接,建立统一的网上销售平台。与此同时,省内直销店实现全覆盖,在上海、广东、浙江等地也开设了直销店。“我们划分送货区域,网上订货最快一天内就能到货。”兰爱珍说。 除了网络销售,兰爱珍还把眼光瞄准大城市高端社区。“我们在社区便利店设立直销点,方便上班族购买。目前已在北京、厦门、福州、广州等城市建立一批直销点,销售情况都很好。”兰爱珍说。 “跟着兰总干,我们有底气,合作社红火了,我们的收入自然就高。”加工户邹新良说,他年收入在20万元左右,去年底还拿到了合作社分的1万多元红利。 “社里116户社员,去年收入超过20万元的有20多户,其他也都在10万元以上。”兰爱珍说。合作社为村民提供种子、技术等服务,带动1000多户农户种植黄豆。明年,全县黄豆种植面积可增加到7000亩左右。 ■记者感言 能人效应 爱珍豆腐皮专业合作社年产销豆腐皮1103吨,销售额达2000多万元,兰爱珍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领头人。她的优势在于,很早就做营销,从背着豆腐皮上门推销开始,一步步掌握了市场。 清流豆腐皮产业需要的就是一个领军人物,一个能把握市场方向的能人。兰爱珍把握住了机遇,掌握了市场,带领这个产业发展壮大,这就是能人效应。 群众最迫切的愿望是致富。能人有经济头脑,有致富能力,在农村很受群众欢迎。在扶贫开发中,需要外部支持,更需要自身努力,用好致富能人,带动的可能是一个产业,盘活的可能是一个村、一个乡甚至一个县的经济。 |
- 2013-11-26清流豆腐皮 豆香飘千里
- 2013-11-07清流豆腐皮热销林博会
- 2013-11-06清流豆腐皮:传统产业的现代突破
- 2013-10-17转型升级,清流豆腐皮迈向“黄金时代”
- 2013-02-18清流豆腐皮春节脱销 缺货解释老总一天要说几十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