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三明频道> 三明时政 > 正文

三明市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侧记

xm.fjsen.com 2013-12-26 10:35   来源:三明日报    我来说两句

让“安居工程”惠及更多百姓

“我想等住上了廉租房,有条件的话就把孩子从陈大镇接到市区上学。”张庆喜是梅列区陈大镇人,此前他想申请廉租住房,但一直不符合条件。去年,市区廉租住房保障范围扩大到两区所有乡镇的非农村居民,张庆喜得知消息后,立刻申请了廉租住房。

近年来,市政府根据市区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住房状况,合理确定了保障对象住房困难、家庭收入(财产)的具体标准,并根据实际适时调整,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去年,《市人民政府关于三明市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意见》,对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的范围和条件又做了新的调整,并对3种不得申请三明市区各类保障性住房的情况做出了明确规定。

今年,我市出台《市区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将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范围。市区公共租赁住房项目竣工后,将在各大媒体公示房源等信息,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可向工作单位所在地或者暂住证所在地街道办(乡镇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

“我现在最关注的是建设局的网站,期待着什么时候我也能住上公共租赁房。”李齐是市区一家机械加工厂的工人,老家在安徽的他目前和工友在三元区合租了套房,每月的房租要1300元。

让“安居”阳光撒向最需要的人

公平、公开、透明地分配给最需要的人,是我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始终放在首位的工作。

2012年,这项工作又向前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2012年8月10日,市住建部门官方网站发布了中银斑竹水电站经济适用房房源信息,随后752户家庭提交了申请。住建部门在初步审核时发现,有些附加分材料比如学历、伤残证明、荣誉等的可信度存在问题。为了解决经济适用住房附加分公开、正平、公正的问题,市住建部门将申请人学历、职称、残疾、荣誉等相关附加分材料报送市教育局、公务员局、残疾人联合会、总工会等相关部门确认,并根据确认结论给予附加分数。

此前,出现这些问题对于住房保障部门配租配售保障房将是个大难题,而2012年我市完善“联审制度”之后,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联审机制,是2012年我市严把住房准入关的重要举措之一。将家庭资产纳入保障性住房准入审查范围,建立社区、街道、住建、民政、公安、社保、工商、税务、银行、证券、保险等部门联合审查收入、财产与住房的工作机制。经联审,最终只有298户通过联合审查。”市住房保障中心肖修程介绍。

“还好有严格的公示程序,要不然我们就错过了购买经济适用房的机会。”中银斑竹水电站经济适用房申请人李先生说。原来,审查中,李先生因信息有误,其收入被认为超标,而没有出现在可购买经济适用房的公示名单中。

“公示以后,我们不仅可以进一步筛查信息,还能及时弥补一些疏漏。”市住房保障中心刘新花说。

如今,购买到中银斑竹水电站经济适用房的市民们或在装修着自己的新房或已入住,而这让人喜悦的画面,正是我市保障性住房配租配售新举措的生动诠释。

十八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新一轮改革的序幕,我们也期待着高质量的“安居工程”,给更多的低收入群体带去温暖与幸福。

责任编辑:张海燕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