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三明频道> 福建日报看三明 > 正文

张诚:30年钻研,他用技术带领农民致富

xm.fjsen.com 2014-01-19 08:33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1月19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陈亮 通讯员 马文姗)

近日,在明溪县胡坊镇瓦口村村民黄玉叶的梨园里,记者见到了明溪县经济作物站站长、53岁的教授级高级农艺师张诚,他正忙着教黄玉叶如何修剪枝条。

“要选留健壮的斜生枝轻剪长放,留好预备枝,这样来年才能结出品质好的果实。”他一边修剪一边介绍。

32年前,张诚从三明农业大专班茶果专业毕业后来到明溪,一直从事果树、茶、蔬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的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

1994年,胡坊镇奋发村村民曾林宝从乡政府承包260亩梨园,当时这片黄花梨树病虫多,树势弱,产量低,曾林宝找来张诚帮忙。

“在帮助他的过程中,我心里就在琢磨怎样才能提高梨的产量和质量。”后来,张诚自主研发出梨树高接授粉花枝技术,将品质较差的黄蜜品种改为品质较好的丰水梨、翠冠等品种授粉花枝。

在他的指导下,曾宝林的梨园实施高接换种技术,引进早熟优质梨新品种,如今,该园梨果每年总产量稳定在20万公斤,产值达80万元,纯收入30万元以上。

看到农户喜获丰收,张诚用技术带领农户科学种植、增收致富的决心更坚定。他先后研究和推广了果树矮化整形修剪技术,“猪、沼、果、灯”生态新模式,绿色食品栽培等新技术。参与省农业厅“优质早熟梨引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除了在作物的种植技术上下功夫,他还潜心攻克“收成难”的问题。明溪淮山好吃、俏销,价格逐年上涨。然而,淮山的“收获之苦”是农民一直面临的难题。要掘获一根淮山,农民要挖1米多深的沟,一土箕淮山要挖上一天。

2010年,张诚采用槽式定向诱导浅层栽培方法,对传统淮山栽培方式进行改革,打破发展受土壤和用工制约的瓶颈,节省挖沟做垄和取薯用工达1/3以上,建立淮山浅层栽培示范基地300亩。

研究出来的技术如何推广?也是张诚的“必修课”。

每年,他充分利用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基层农技体系建设等各种举办培训班的机会,主动深入各乡镇巡回培训,建立示范片,到田间地头手把手地向种植户传授实用技术。“通过这种技术指导形式,能把自己多年实践与所学更好地传授给农户。”张诚说。

现在,他培育的科技大户有200余家,其中,9家15个农产品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4家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基地2万余亩。

2011年,张诚组建了沙溪永溪农民柑橘田间学校。永溪村有早熟温州蜜柑1020亩,经他两年来的精心指导,平均亩产量达2360公斤,同比增长12%以上,田间学校学员人均增收在万元以上。

虽已硕果累累,但张诚并未停下脚步。“我近期在研究金线莲的人工栽培和林下套种,希望今后几年内在金线莲种植方面有新的突破。”提起下一步计划,张诚信心满满。

■记者感言

农民需要这样的良师益友

在采访中,当记者问到和农户的关系时,张诚自豪地说:“我和他们都是十几二十年的好朋友了,有些甚至成为亲戚。”

30多年来,他不知多少次走进田间地头,指导农户,做调研,早与农户们称兄道弟。

让农民们的钱袋子鼓起来,一直是他的梦想,数十年不变。“我离不开他们,就像他们离不开我一样。”张诚感慨道。

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像张诚这样的技术能人;新时代的农民,需要他这样的良师益友。

责任编辑:黄丽红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