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读报

三明司法强制隔离戒毒所民警的一天

2017-07-04 09:36:01苏莉 钟双法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肖晓敏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有这样一群警察,他们常年与“瘾君子”相伴,在日复一日琐碎繁杂的工作中,他们用温情唤醒了这一特殊群体对新生的渴望……

“6·26”国际禁毒日前夕,记者来到三明司法强制隔离戒毒所,记录下戒毒所民警忙碌的一天。

工作时间与外界“绝缘”

6月23日早上7时50分,戒毒所卫生所负责人吴贤文骑着摩托车来到单位。到备勤楼换了警服,戴上警帽,拿着对讲机,进入了二道门。

在二道门执勤处,他拿出手机,锁进密码柜。一同前来的,还有四大队副大队长陈闽。寄存手机后,他们开始了“与世隔绝”的工作时间。

陈闽和吴贤文走到办公室,拿起笔记本来到院区内的民警餐厅,参加每天早晨8时准时召开的例会,与前一天值班的人进行工作交接。

“工作时间,家人、朋友几乎是找不到我们的,只有出来吃午餐和晚餐时才能看手机。”在戒毒所工作了13年,吴贤文早已习以为常,他笑着说:“苦了家人,家里有什么急事,就得他们先扛着。”

开完会,陈闽拿上戒毒人员花名册,进行当日的第一次实名制点名,而点名每天至少要做三次。

根据所里的管理规定,每天8时到24时,每位值班管制民警要全天候无间断地落实直接管理和巡查,随时了解戒毒人员的生理状态和情绪等情况。陈闽算了算,一天下来,他们每天要爬上6楼的戒毒人员宿舍20多趟,相当于爬了120多层楼。

送药到手 看药入口

“最难对付的还是精神障碍患者。有些吸毒人员,长期吸食K粉、冰毒等致幻剂后,大脑功能紊乱,会出现幻觉,突然出现暴力行为。”吴贤文说。

上午9时30分,在病房区,一名小伙子躺在病床上挂点滴,手臂上纹着老虎纹身。他叫陈斌(化名),今年21岁,清流人,吸食冰毒半年多,来到三明戒毒所半年后的一天突然发狂,追着舍友打,出现严重的幻觉和暴力倾向。

在所里,像这样的病例,每年都会出现4、5例。这些病人大脑神经严重受损,经常会产生幻觉。对他们,需要隔离治理,每天须按医嘱服药三次。吴医生告诉记者:“因为担心他们把药偷偷扔掉,所以我们必须做到‘送药到手,看药入口’。”

为病号提供“特殊餐”

陈闽分管食堂后勤与病房管理工作。11时30分是戒毒人员午餐时间,陈闽提前10分钟来到二楼餐厅,认真查看每桌饭菜汤是否分配到位。

检查完后,陈闽拿起对讲机:“呼叫副总值班,戒毒人员食堂准备就绪,可以开饭。”没多久,一大队戒毒学员率先进入餐厅,来到自己的餐位前站好。

“坐!”所有人到齐后,大队带班民警一声令下,戒毒学员开始就餐。

这时,有几个民警拿着餐盒和吸管走出了食堂。陈闽告诉记者,病房里有一些病人,因为吸毒引发口腔、胃等并发症,食堂为他们准备了特殊的“病号餐”,就是相应的流食和半流食。有些病患人员身体虚弱,戒毒所还专门给他们提供鸡汤面等营养餐。

注重身体与精神的双重训练

“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上午8时30分,陈闽和两名同事检查了一下单警装备,就带着在队的戒毒人员来到操场开展队列训练。

“很大一部分戒毒人员戒毒前生活散漫,对他们进行队列训练是转变他们基本生活行为方式的重要措施。”陈闽说:“因为戒毒人员总体身体素质较差,现在天气逐渐变热,我们将训练的时间调整到8时30分到10时30分,免得他们吃不消。”

14时30分,陈闽来到位于四大队楼层尽头的一间教室,今天轮到他为新入所的戒毒人员上课。“各位学员,今天我们上的内容是《朱子家训》,这是南宋理学大师朱熹留下的珍宝……”陈警官立即从训练场上那个严肃的教官变成了一位谈笑风生的老师。

陈闽告诉记者:“这几年来,戒毒所着力探索场所戒治文化建设,大力推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希望通过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让戒毒人员知荣辱、明善恶,懂得感恩,改变恶习。”

两节课下来,已经是16时了。

严格迎接“新人”

16时30分,吴贤文刚刚结束巡诊,对讲机里传来呼叫声“呼叫卫生所吴医生,准备接收新入所人员。”

“好的,马上到。”吴贤文背起药箱,拿上听诊器,就下楼了。原来是公安戒毒所送“新人”来了,他要赶去做入所体检。他说:“新收治人员的体检很重要,需要严格把关,作为卫生所负责人,亲自把关才放心。”

听力、视力……1个小时后,终于将新入所的人员体检完了,逐一建卡存档。记者注意到,每名新入所的人员都建立了详细的身体健康档案。

“许多戒毒人员刚入所时精神状态不佳、健康状况也不好。现在做的这些项目,出所时还要再做一次,进行比较。出所时,90%以上的戒毒人员精神面貌、健康状况都得到较好的改善。”吴警官一边收拾本子,一边笑着告诉记者。

采访后记

这里是“学校”,也是“医院”

实际上,戒毒所就像一所特殊的“学校”,戒毒人员是学员;戒毒所又像一所特殊的“医院”,戒毒人员是病人。在戒毒所从事管教的民警,需要具备“老师”和“医生”的双重素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不但需要用顽强的毅力点亮戒毒者重生的希望,更要用爱心唤醒他们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