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读报

三明推进产业研发平台建设工作侧记

2018-04-15 10:41:21郑丽萍 马炳文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肖晓敏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三明日报记者 郑丽萍 通讯员 马炳文

4月9日,省科技厅公布了21家第二批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的名单,我市福建卫斯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和福建禾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榜上有名。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省级新型研发机构7家、重点实验室6家、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6家、院士专家工作站22家。“研发机构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引擎。”市科技局局长李荣安如是说。企业是创新的主体,那么,我市如何推动平台建设力促产业创新?

需求导向引进研发平台“扎根”

2014年5月,由省政府、市政府和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三方签订共建协议以来,海西分院在科研开发、产业发展、技术支撑、闽台合作、国际交流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扎实成效。

目前,海西分院已入驻企业9家,企业投资11.39亿元,去年可实现销售收入6亿元;行业服务平台双创协同中心获批国家工信部中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孵化器实施直投项目6个,孵化项目12个,服务500多家企业,服务辐射我省9个地市……

我市按照“企业为主体、利益为纽带、项目为载体、市场为目标”的原则,引进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厦门大学、清华大学等近百所福建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成立了福建省首家由政府主导的氟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新能源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石墨烯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科技平台。

针对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比较缺乏,企业创新基础薄弱,该如何打破这一“瓶颈”?

“要紧紧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有计划地在市重点培育的每条产业链上各引进建设一家重大研发机构,服务行业企业创新,来推动产业集群创新和转型升级。”李荣安说。

政策保障促进研发平台“发芽”

将乐县设立“工业经济百亿行动专项扶持资金”支持半固态技术应用研究所建设;永安市从资金、人才上保障石墨烯研究院建设……

我市各县(市、区)落实扶持研发平台发展的措施政策,实地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审批、建设用地、投资融资等突出问题。同时,为鼓励科研机构向社会开发共享科技资源,我市创新服务模式,力争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

中机院海西分院已建成了云制造服务平台、激光加工中心、双创协同中心等服务模块,与企业合作承担了各级科技项目20余项,为三钢闽光、金杨科技等企业提供成套设备、系统开发等技术服务达1000项次。

政策是做好工作的利器,我市深入研究政策,积极争取政策,灵活运用政策,为研发平台成长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近年来,相继出台了《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办法》《关于做优做强市区工业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将构建研发创新平台作为创新发展的重点,制订了研发平台的引进和培育计划。

同时,为推进新兴产业创新能力提升,针对氟化工、新能源材料、石墨烯等新兴产业公共研发平台,我市采取“一院一策”给予重点支持,对经认定的省级以上研发平台给予30万元至100万元资助。

机制创新推动研发平台“生长”

2015年以来,我市先后举办装备制造、高端纺织、新能源电池材料等产业领域的专场技术需求对接会以及福建省鼓岭科学会议,实现技术交易900余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达2.76亿元。

在此期间,我市改变过去组织企业参加大型交易会、博览会的做法,在创新技术对接方面,有针对性地由科研院所牵头举办一些产业专场技术对接会,提高技术对接的效率。

机科院海西分院、氟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新能源材料研究院实行政府主导,科研院所、企业、相关领域专家共同参与,有效实现了合作各方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创新平台投入方面,我市建立研发平台多元化投入体系,引导科研院所、企业、政府合作共建研发平台,组成利益共同体,共同开展研发、孵化及产业化。

在注重创新技术对接和平台投入同时,我市还积极引导研发平台成立独立的法人机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使创新平台由政府、企业的“附属物”变成独立的“经济体”,更加积极主动地面对市场、面对产业的需求。

“通过创新研发平台运作模式,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开放服务的方式,推动人才、技术、资金的有效对接,从而促进研发平台持续发展。”李荣安说。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