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人士齐聚论坛
东南网三明9月15日讯(通讯员曾程 陈晓星)9月13日,2018年三明市·中国稻种基地论坛在建宁召开。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在内的100多名代表应邀出席,齐聚“中国稻种第一县”,围绕“中国稻种基地建设与乡村振兴”这一主题深化交流、畅谈发展,为建宁种子产业转型发展传经送宝、把脉问诊、牵线搭桥,为把该县打造成“规模最大、效益最优、功能最完善”的“中国稻种之都”献计献策。
参会代表们参观种业科技中心
建宁是山区小县、农业大县,自1976年开始杂交水稻制种,1986年列为福建省杂交水稻繁育制种基地县,2013年7月被农业部列为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制种面积在14.5万亩以上,预计生产优质商品种子3200万公斤,面积和产量各占全国杂交水稻种子的10%,是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县,年种子直接产值5亿以上,带动农民增收1亿元以上。
揭牌仪式
“建宁成为‘杂交水稻界的硅谷’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 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表示,在机械化和农机服务、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技术等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基地要围绕稻种产量高、质量好的目标,开展更多的组织和服务工作。
签约仪式
“随着城镇化的深入发展、农业人口的流失和农业用地的减少,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农业已经不适合现代农村农业发展。”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琴坦言,机械化、土地流转、无人机植保等现代化技术才是未来农业应用的大势所趋。
谢华安院士在田间现场讲解
“通过参加这次论坛,使我更加了解了这个产业,也给我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制种经济人代表陈明富说,他将在制种技术、机械化操作水平、病虫害防控技术等方面加大投入,提高稻种的产量和质量。
下一步,该县将围绕“再上新台阶、建设新建宁”的工作部署,全面贯彻落实农业部和省市委关于种业创新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借智聚力、顺势而为,持续保持种子产业成为该县支撑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为加快现代种业基地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