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读报

探访我省最高寿老人邓发姬

2018-10-23 09:52:13林芳芳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山清水秀人长寿

——探访我省最高寿老人邓发姬

●三明日报记者 林芳芳 三明日报三元记者站 杨开长

10月22日上午一上班,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村分院医生罗丽芬稍作整理,便前往三元区中村乡杜水村随访邓发姬。

邓发姬是百岁老人,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为1897年7月11日。目前,我市共有117位百岁老人,其中邓发姬是最高寿老人,同时她也是我省最高寿老人。

当天,三元区中村乡杜水村小雨淅沥,空气格外清新,虽然已有凉意,但邓发姬的儿媳妇许先姬还是按照习惯,为老人开了一点窗透气。8年前,老人在自家不慎摔倒,从此行走不便。同年唯一的儿子突然去世,老人深受打击,此后便只能坐靠在床上,连睡觉也只能坐趴着睡。罗丽芬医生给邓发姬做完检查,其他身体指标基本正常,但血压偏高。鉴于老人年岁已高,罗丽芬的建议是家人多陪伴老人,让她保持舒适的心情。“以前每天都爱在村里走一走,中午也不要睡,吃完饭就去菜地附近走一走。现在没办法出去走,所以叫她窗口开着,多呼吸新鲜空气,人也会舒服一点。”邓发姬说。

杜水村地处东牙溪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83%,自然环境优越。一直以来,政府十分重视东牙溪饮用水源地保护,杜水村没有一家工业企业,村民主要经济来源是毛竹和水稻。壮年的村民白天多在田里山间劳作,而老人们则喜欢在村间小道漫步或在邻里间串门。

在邻居的眼里,邓发姬年轻时很是勤劳,但不喜言谈。邓发姬从沙县湖源乡嫁至杜水乡后,和丈夫育有一子,孩子4岁时,丈夫被抓走当壮丁后杳无音讯。邓发姬没有再嫁,一边照顾公婆一边拉扯孩子。“听老一辈的人说,就靠她干活养家,她是裹小脚女人,为了能去田里干活,她就把裹脚布拆掉。”邻居余招娣说,邓发姬娶了儿媳妇后才少干些活,后来主要帮忙照看孙辈,也常到邻居院前坐坐,大家聊天,她也不爱搭话,这么多年,从没看过邓发姬跟谁红过脸。

11时40分,午饭准备好了。许先姬为婆婆装了一碗干饭和一碗炖肉汤。邓发姬接过碗,自己吃起来,15分钟,便吃得一干二净。“虽然已经这么大年纪了,但是吃饭、穿衣、如厕主要都是她自己来。”许先姬说,老人爱吃干饭、粉干,摔倒前一餐能吃两碗干饭或粉干。年龄更大一些以后,她爱吃猪、鸡、鸭肉,不爱吃菜,但是自家种的茄子、豆子、空心菜、花瓶菜会吃一些。

“以前生活条件不好,有肉都是大家分着吃,那些小孩知道我爱吃肉,最嫩的那块都是夹给我吃。”邓发姬边说边拿起床边的一盒米糕指着儿媳妇说:“她买的,孙子孙女回来也会买。”

如今,米糕是邓发姬最爱的零食。“我们乡下人不爱吃零食,以前也没条件吃零食,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她又常年坐在床上,我就买些零食给她吃解解闷。”许先姬说。

话语间,许先姬翻出一张老照片,是二十多年前在三明市区的江滨公园拍的。那时她到三明市区给大儿媳做月子,也带上了邓发姬一起。虽然市区的生活条件更好,但老人心心念念回杜水村。“城里漂亮东西也多,但是不习惯,我觉得我们村里更好,空气好,吃的米、菜也新鲜,水都更好喝。”邓发姬说。

照片里的邓发姬梳着两个小辫子,辫子的发色还是黑色。“早些年,条件也不好,就用我们乡下的茶油洗头。”邓发姬说,自己一年四季都用热水洗脸、洗手、洗头、洗澡,连洗衣服都用热水,而水是村里的山泉水。

如今邓发姬已是五代同堂,小辈们多在外打拼,乡下家里主要由许先姬操持,71岁的许先姬看起来气色不错,黑发里夹杂的白发并不算多。“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希望他们也要活久久的。”邓发姬说。

近年来,中村乡的长寿老人越来越多,目前90岁以上的老人有65名,其中,百岁老人3名。“我们希望老人们不仅要长寿更要有幸福感。”三元区中村乡党委副书记王从生说,山水是自然界最美好的风景,长寿安康是人们最美好的愿景。近年来,政府积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大了对农村各项事业的投入,充分利用各项惠民利民配套政策,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同时,政府坚持对东牙溪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努力实现生态环境美、生产环境美、生活环境美,打造养生福地。

据统计,2016年我市居民人均预期寿命79.02岁,继续保持全省先进水平。近年来,我市在健康领域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城乡环境面貌明显改善,全市森林覆盖率持续位居全省前列,生态环境保持全国前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目前,全市上下正不断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最普惠的民生产品、群众的健康福祉,让百姓在青山绿水中安居乐业。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