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读报

民生实事铺就幸福底色

2018-11-25 11:17:12杨 颖 吴火招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三明日报清流记者站 杨 颖 吴火招

民生连民心,民心聚民力。近年来,清流县以建设“宜居宜业幸福新清流”为奋斗目标,围绕老百姓的幸福,探索高质量的发展,在补齐民生短板上落实赶超目标,为群众解决最关心的收入、教育、医疗、安居等问题——

收入有增加

“你看,卖电的钱又打过来了。”最近,清流县田口村贫困户邓传洪看着手机短信激动地说,“以前家里收入仅靠几亩稻田,一年收入就几千元,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在政府的鼓励下,去年,老邓通过贴息小额信贷5万元资金入股参与光伏产业。如今,每个季度都有了稳定的收入,老邓说,按现在的发电量来看,光伏发电每年至少可以给他家增收4500元,加上农闲时打些零工,他对以后的生活充满信心。

近年来,清流县不断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强化扶贫政策保障,通过产业扶贫、光伏扶贫、造福工程、小额信贷贴息等措施,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精准扶贫”,逐步打造专业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此外,该县还通过豆腐皮、花卉、氟化工、养殖等优质产业带动当地百姓就业创业,不断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全县贷款余额增幅22.4%,增幅居全市第1位,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分别居全市第5位和第3位。

休闲有去处

水净、河清、天蓝、地绿、居怡,清流城乡环境明显优化,居住在桥下村的李先生告诉记者,几年前,这里的河道淤积严重,河岸两边长满杂草,垃圾较多,出门散步都没地方去,现在,河岸两边建成了广场,成为市民健身漫步、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三年来,为打造“宜居宜业幸福新清流”,该县在城乡环境建设中共投入15706.09万元。县、乡(镇)一大批小公园、小广场相聚建成,桥下沿河景观工程二期、西城区沿河步道景观、北大路LED节能路灯改造等项目竣工投入使用。环境改善了,群众休闲娱乐的地方多了,文化生活丰富了,老百姓的幸福指数随之提升。

此外,铜锣山休闲绿道公园开工建设;“一盘一策”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全县停建楼盘基本复工;众多小区实现管道燃气联通供气;浦梅铁路和兴泉铁路清流段正热火朝天有序建设,清流人民盼望已久的“铁路梦”圆梦在即;启动“两地四县”闽江源跨区域生态保护协作和“双河长”工作机制,清流真正成“清流”。

教育有提升

“林主任,我孩子今年想回来读书,需要办理什么手续吗?过几天我就带他回来。”8月初,清流县城关中学教务主任林钟祥相继接到好几个在外务工家长的电话,他们要求把孩子送回家乡上学。

以前每到开学前,许多在外务工的家长,纷纷找到学校要求开转学证明,把孩子送到外地学校读书。“回流”现象的出现,得益于清流县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加大教育资金投入,稳步推进全面“改薄”,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教育基础设施,始终坚持“质量效率第一、群众满意至上、公平诚信为本”的理念。

2017年,该县通过与金桥学校的“山海合作”,清流二中高中部重新开办,破解山区教育在师资、硬件等方面的瓶颈,推动清流县教育事业向更好更快方向发展。

据了解,清流县2017年教育民生项目总投资1.72亿元,总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新增学位数1000多个。同时,该县“全面改薄”五年规划总投入4385万元,包含校舍建设规划项目12个,建筑面积14200平方米,设备购置规划项目10个。

目前,清流一中整体搬迁顺利完成,实验幼儿园雁塔分园、嵩口中学学生宿舍楼及李家教学楼建设已完成并投入使用,清流三中综合楼正进行基础施工,田源中心幼儿园正进行征地,城区第三小学、第三幼儿园已完成立项批复、规划红线、用地预审等。

医疗有保障

群众健康,事关民生成果能否得到巩固,实效能否提升。

“原来我们拍个B超什么的得去县城,麻烦不说,来回车费就得花近40元,而且报销比例少,加上吃饭什么的,一天得多花上百元,而现在镇上医院就能开展这项技术,不仅方便了,我们还可以省不少钱呢!”家住灵地镇的黄女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为改善全县医疗硬件环境,去年,清流县对18个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医疗资源县乡村一体化“八统一”管理,不断健全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更新医疗设备建设,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两年来,该县已完成嵩口范元村、嵩溪伍家坊村等31个村卫生所新建和改造,县妇幼保健院综合楼、疾控卫生监督综合楼和温郊、里田卫生院及中医院改造工程项目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据统计,去年,该县基层(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所)诊疗占比49.82%,转诊率4.34%,城镇职工医保住院病人自付比26.46%,城乡居民住院病人自付比34.46%,清流患者“小病不出村、一般常见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县”的看病就医愿望正逐步实现。

翻开清流近几年的民生账本,就学、就医、安居……一个个民生项目相继落地建设,开花结果,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与日俱增,老百姓脸上绽放美丽笑容,这就是对民生改善最生动的诠释。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