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读报

从下岗工人到时代“弄潮儿”

2018-12-05 10:40:36杨燕蓉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任国明在实验室“钻研”

张德荣指导工人进行沥青路面摊铺

●三明日报记者 杨燕蓉 通讯员 林志彻 文/图

五千年沧桑积淀,四十载砥砺前行。1978年,改革开放的东风吹遍神州大地,在农村,“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实行;在城市,国有企业大锅饭效率低、效益差等弊端逐步显现,改制迫在眉睫。

捧着国企“铁饭碗”的工人们有了危机意识,留在原地守着“一亩三分田”还是跨出门外“另辟一片新天地”?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响应“停薪留职、离岗创业”的号召,敢于冲在时代前头,用激情和干劲,用勇气和担当,在创业大潮中大浪淘沙,创办企业,谱写了一曲从下岗工人到时代“弄潮儿”的动人转型曲。

开放前沿“嗅”商机

张德荣说,自己的成功离不开老本行——货车司机。1979年6月,学校毕业后,张德荣被分配到三明市政工程公司,而后因为表现出色被分配去开货车。

要知道,开货车在当时可是香饽饽,公司从300个年轻人中才选择了7个。

因为工作需要,他常常要到广东、浙江等地拉货,也会应那边工厂的需求把我市旧城改造木头、人造革等运过去。

“广东不愧是改革开放前沿,那边人的思想观念很超前,市政道路实行承包不说,他们懂得来我们这淘物美价廉的原料进行深加工,从而让产值数倍增长。”张德荣说,就拿顺德来说,那边根本就没有林业资源,他们却懂得低价收购我们旧城改造的木头,改造成家具出售,以致后来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出名的家具市场也就不足为奇。

市场意识和着开放的东风在张德荣的心中扎下了根。1987年,他停薪留职,到外面开饭店、采矿山……1997年,厂里放开经营权,成立市政班组,他二话不说伙同另一个同事,竞聘承包,顺利上岗。到了2005年,市政公司效益日益低下,他彻底丢掉“铁饭碗”,走上独立创业的道路,三明众恒建设工程公司由此诞生,并延续迄今。

据张德荣回忆,那时候的三元区除了几家从国企改制而来的建安企业,纯民企的就它一家。

当再次站在行业“前沿”的时候,压力也随之而来。国企改制来的,有设备、土地等硬件基础,还有人脉等软件基础,而他却要从零起步。

设备还好办,利用自己此前的积蓄,陆续购入几台。如何能揽到活,这是一个大难题。没啥人脉,无人介绍,张德荣就选择“多跑腿”,只要听说市里哪里有市政工程投标,他必定到场,他认为投的标多了,自然有中标的一天。

投标就得有保证金,而他又没有可以抵押贷款的不动产,最艰难的年份,张德荣借了几百万元的高利贷,所幸后来工程中标,都还了回去。

建安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后,张德荣及时调整“风向”,“傍上”了国企,做他们底下的施工班组,由于他的团队讲信誉,而且施工质量稳定,也干得风生水起。10余年来,鑫芦山建筑材料、恒鑫建设工程、众恒沥青混凝土搅拌站等子公司相继成立,在三明建安界,张德荣也算是一个名人了。

绿水青山闯天地

因为国企改制,“官”至公司总经理的任国明也选择主动下岗。

1982年从福建化工学校毕业后,任国明就被分配到泰宁氨厂工作,从一名普通的设备维修工人一直干到了芦峰化工公司(该公司系包括泰宁氨厂在内的多家工厂合并而成)总经理的职位。2002年,因企业改制,厂里大幅“减员增效”,任国明主动下岗。

20年积累的管理、协调、技术维护等经验,让他很快能从头开始。他在福州开办了一家化工厂,专门生产一种化学中间体。从50万元起步,不到两年产值就突破千万元。任国明说,都是钻出来的。

买不起新设备怎么办,他到浙江台州的一个旧设备交易市场,买来二手的,自己设计、改造;为了控制成本,他在实验室里整整呆了一年,做了不下300次试验,硬是研发出质量稳定、耗材又低的终端产品,最终达到成本控制比同行低10%的目标。

随着国家对化工行业的监管日益严格,任国明意识到生态产业才是未来的引领。2008年,正当他四处奔波打算转行之时,常有联系的福建农林大学一名教授,研发出了可即食的山魔芋晶,这给了任国明想象的空间。

泰宁盛产魔芋,几乎每家每户都有种植,而彼时泰宁旅游也起步了,何不再次回到泰宁尝试旅游农特产品生产加工,为泰宁旅游当好要素“配角”?

在绿水青山中探索生态产业,任国明说干就干。

他租了厂房,开始了“作坊式”生产,从山魔芋到锥栗再到擂茶……他把在泰宁能够搜罗到的土特产悉数加工,封上包装、打上品牌,变身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

名气逐步打响,效益稳步上升,不久后,任国明就从“小作坊”负责人摇身一变成为“一点石”公司的老总,这家集农特产品生产、加工,植物观赏、农耕体验为一体的旅游土特产公司,如今是泰宁知名的土特产生产企业,也成为各地游客必不可缺的观光采购点之一。

任国明说,是泰宁旅游发展给了他机会,但采访中记者知道,还是他的肯钻研、爱钻研的精神成就了他的今天。

记得在小作坊时,为了保证锥栗的鲜度,任国明自行研发了剥壳机,一次次加工改进,最终实现单次剥壳率90%以上,这个锥栗剥壳机最终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如今,为了满足客户对新产品的需求,他和他的研发团队基本每天都扎在实验室中,保证每年都有两到三个新品面世,今年以魔芋为原料研发的魔芋素毛肚、魔芋粉丝……等一投入市场,就受到游客的欢迎。

如今,公司拥有3项发明专利,20个实用新型专利,50个外观专利。

赤子情怀报桑梓

在行业前沿敢于奋战,在时代涛声中升华内心,“下岗工人”们不仅引领了经济发展,也把一种乐于公益、奉献自我的精神镌刻在时代丰碑上。

走进尤溪华福贸易公司财务室,今年60岁的陈春华正在细心地做账,自从1998年从尤溪县外贸公司下岗来到这里,他已经整整呆了20年。

公司董事长陈少华说,从1993年成立公司迄今,前前后后接收了不下100个下岗职工,而且大部分都在这里干到退休。最近退休的是郑秀清,她在这里干了整整25年。

其实,陈少华曾经也是一名国企下岗工人。尤溪县无限电一厂改制后,他就带领8个工人出来创业。从此以后,无线电厂经营部、林产工业经营部、华福贸易公司,有他在的地方,就有下岗工人的影子。

生意做不大不要紧,报效桑梓的这颗心不能断,陈少华以他特有的“经商理念”走在改革开放的前沿。

翻开陈少华的名片,正面印着华福公司董事长的信息,背面却是包含市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市工商联常委、县姓氏研究会会长、县摄影协会执行主席等在内的六个社会头衔。

“是荣誉,更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陈少华如是说。

在担任市人大代表及市政协委员的那十多年时间里,陈少华几乎每年都提建议、提案。民企发展、乡村基础教育设施提升、乡村道路提升改造……事关民生的点点滴滴,陈少华都谨记于心。

一路前行,不忘初心。作为摄影爱好者,陈少华的足迹遍及全国各地,甚至到过南极和北极,《三明日报》等媒体对此做过大篇幅报道。但陈少华玩摄影,绝不仅限于此。作为尤溪摄影协会曾经的会长,如今的执行主席,他总是巧妙地把尤溪县域旅游融入摄影中,用手中的镜头展示联合梯田、龙门银杏、侠天下玻璃栈道等旅游景点,并组织协会会员举办各种摄影展,以此宣传旅游、宣传尤溪。

除了摄影“公益”,陈少华又在姓氏研究会上动起了心思。为了联络“本家”情谊,8年前,他号召成立尤溪姓氏源流研究会,迄今全尤溪173个姓氏已有50多个加入进来。如何发挥研究会桥梁纽带作用,联络更多有识之士回报家乡,陈少华一直在思索,他经常带队前往较多尤溪人打拼的上海、广东、浙江等地交流联络,最终促成一批企业家前来为家乡建设献策出力,就在上个月,在朱熹诞辰888周年纪念大会上,在上海办企业的尤溪人王永璋,出资1000万元设立了朱子文化教育资金。

陈少华说,对于企业家来说产生利润固然重要,但为社会创造价值更值得肯定。

华福贸易公司蒸蒸日上,25年来,公司累计上缴税收近千万元。陈少华个人也深耕光彩事业,先后帮助贫困学生、贫困户200余人,为扶贫助学、新农村建设等捐资200多万元。1992年,母校尤溪一中建设科技楼筹资困难,他就慷慨解囊3万元。那时候能拿出3万元的人实在不多。“捐赠兴办公益事业贡献奖”“十佳公德人物”……这些荣誉背后影射着陈少华无私的付出。

公益路上,时代“弄潮儿”将一往无前。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