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读报

民“安”“仁”乡可兴

2019-05-24 09:43:59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三明日报记者 郑丽萍 三明日报将乐记者站 沙观球

5月,走进将乐县安仁乡,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路旁的竹子节节高升,地里的烟叶抽出嫩叶,套种的果蔬长势喜人……

这里,一点一滴都为乡村振兴积蓄着能量。

回眸走过的路,抓住时间节点,从不断奋进的轨迹中,安仁乡拼搏的印记清晰可见——

10年前,安仁乡完成农业总产值72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5017元;如今,全乡完成农业总产值164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543元。

在这片土地上,一幅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联村党委,“联”出发展合力

5月9日,走进安仁乡余坑村,苗木正绿,花开正艳。在这美如诗画的景色中,一个联村党委正焕发着生机,带领群众走在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上。

过去,安仁乡同其他乡镇一样,大部分村民外出务工,土地闲置严重,“关起门”各自发展,难以有所突破。

2018年9月,安仁乡党委政府在顺利完成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后,创新工作思路,整合优势资源,采取“强弱捆绑”的发展方式,以产业为纽带,打破地域限制,将半岭、余坑、泽坊、元洋4个村联合,成立了安仁乡余坑村联村党委。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联村党委成立后,安仁乡以党建引领为抓手,以产业发展为主线,坚持发展联推、组织联建、产业联动、综治联调、生态联治、文化联兴的“六联”机制,为农村发展探出了一条新路子。

“由于自然原因和发展理念等原因,各村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安仁乡党委书记余芳顺说,联村发展,不仅可以将4个村的产业发展统筹整合,还能统一发展思路,形成抱团发展的新合力。

产业“联盟”,走出乡村致富路

在余坑村村部对面,是一片面积约500亩的百香果园,枝上冒出的嫩叶,随风摇曳,似乎在炫耀不久后的丰收。

去年11月,通过招商引资,福建将乐巨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余坑村落地发展。公司法人陈祖华告诉记者,当地政府“给力”的政策以及这里独特的“小气候”,让他很快就决定在这里投资发展产业。

产业兴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联村党委成立后,安仁乡在土地流传、资源利用、产业布局等方面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推进落实,各个村从过去的“各涮锅”变成“一家人”。

余芳顺介绍,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安仁乡共引进1000亩茶叶、1000亩清语橙和500亩百香果3个项目,打破地域局限,在高山片区统一规划种植生态茶,在低海拔地区种植清语橙和百香果,全力打造安仁“果茶之乡”。

目前,通过4村联村发展,共引进农业公司5家,成立农业合作社4家。通过深化区域内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安仁乡持续推动烟叶、竹林、果蔬、生态禽业等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余坑联村委员会委员、余坑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朱庆斌告诉记者,余坑村去年村财收入10万元,今年通过山林出租、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等方式,可增加村财收入15万余元。

共享发展,携手村民奔小康

生活水平提高了,老百姓口袋有钱,日子也越过越有奔头。去年,余坑村村民人均纯收入约1.5万元。

“现在,我们也像城里人一样,每天工作8小时。”去年巨远公司落地该村,朱月生就去打工,“以前没事干,种点水稻,打打牌,没什么收入,现在可以在自己租出去的地里打工,每个月除了收取租金外,还有大概2500元工资。”

余坑村距乡镇所在地4公里,有余坑、朱坊、下排、京锋等4个自然村,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392户,1687人,而外出务工村民约占总人口的80%。留守村民如何就业,余坑村也面临着很多“空壳村”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今,村里留守的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同朱月生一样,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同时也带动了附近村庄的村民就业。“以前一年赚几千元钱,现在可以稳定收入2万余元。”朱月生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

求仁得仁,百姓安居乐业。联村发展,让安仁乡村民共享改革发展带来的“红利”。

“上世纪90年代那时候还是泥土路,现在水泥路都通到家门口了。”谈及村里这几年的变化,朱月生深有感触,“这几年村庄变美,环境更好了,以前盖的土墙不见了,大家都住起了‘小洋楼’!”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