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读报

这里的老人真舒心

2019-09-08 11:33:41刘才恒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三明日报宁化记者站 刘才恒

过去,很多农村幸福院关门“养蚊子”,留守、空巢老人难以从“小家”融入“大家”。宁化县探索建立“四化”农村养老服务新模式,让农村老人舒心养老,且看——

初秋时节,宁化县方田乡方田村幸福院里,每天都有老年人络绎不绝地到来,或拉弦唱戏、或唱歌跳舞、或下棋看书……

原本静谧的乡村变得热闹起来。小山村的老人在这里快乐地度过一天又一天。

“原先幸福院面积才50多平方米,老人不爱来。现在有120平方米,功能更完善。”村委会主任张河美介绍,幸福院去年12月建成投入使用,设有餐厅、娱乐活动室、阅览室等,每天都有60多名老人前来。

方田村幸福院的变化,得益于宁化县依托养老服务中心,探索建立“四化”农村养老服务新模式。即生活互助化、娱乐本土化、服务专业化、习俗文明化,让老人在幸福院过得舒心。

这一模式受到省里的肯定。在今年8月召开的第十九次全省民政会议上,宁化县作典型经验发言。

布局,堵点变“支点”

宁化县总人口37.8万人,60岁以上老年人6.3万人,其中,农村老年人5.3万人,占全县老年人的84.9%,农村留守、空巢老人习惯于居家养老。

大部分村庄原先的幸福院场所利用率极低,基本处于无人管理、关门“养蚊子”状态。乡贤给幸福院的捐款存于村干部或宗族长老个人账户,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

如何从自助养老向互助养老、结伴养老转变,建设好幸福院,让老年人从“小家”融入“大家”?

为此,宁化县民政局指导村里成立社会组织——农村养老服务中心,解决农村幸福院管理机构合法性、资金安全性等问题。

县民政局局长张秀华介绍,服务中心法人由村支部书记担任,秘书长由村里的老党员担任,制定各项管理制度,下设理事会、后勤组、文艺组、劳动组,做到有人理事,赢得老人及其子女们的信任。

在建设资金方面,由县政府补助2万元、中心自筹1万元启动资金。后续运营资金由本村乡贤赞助,做到有钱办事。县里盘活农村闲置校舍、礼堂、宗祠等资源,修缮并改造成幸福院,作为养老服务中心活动场所,并配备厨房、餐厅、娱乐室、阅览室和医疗室。村里提供一块菜地、一片果园、一口鱼塘,保障中心正常运转。

养老服务中心的成立,把过去的堵点变成撬动养老服务的新“支点”。

方田村养老服务中心是县里的一个试点。原先的幸福院又破又小。去年,县里投入25万元对村里闲置的校舍进行修缮,改造成幸福院。

幸福院后山上,有一片竹林和菜地。养老服务中心理事张清祺说,平常有劳动能力的老人都会到竹山松土,在菜地种上茄子、豆角等蔬菜,既锻炼了身体,食堂又增加了菜的品种。

此外,乡村两级帮助幸福院解决水电费,并向幸福院的老年保洁队购买服务,每月兑现保洁工资1200元。村里在河里放养价值5000元的鱼苗,无偿划归养老服务中心接管经营。幸福院有了持续的资金保障。

新修缮的幸福院成为老人的“乐园”。来这参加活动的老人越来越多。这种运作模式,得到村里外出乡贤的支持。今年清明节期间,乡贤踊跃为幸福院捐款6万多元。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