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三明频道 > 要闻 > 正文

风展红旗如画|三明故事汇⑬——绝命壮士曾繁益

2019-12-15 15:10:15   来源:三明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红色故事汇第13集.mp3

“长子啊,就是那个在广西跳崖的老红军!”走进宁化县治平畲族乡社福村福坑自然村,村里年长的老百姓一听这名字,都个个点头。“长子”是曾繁益的乳名,跳崖的那一年,他才18岁。这段革命壮举,被时任红五军团红三十四师一○○团团长的韩伟在《红三十四师浴血奋战湘江之侧》中一一记录了下来。

图为老红军曾繁益旧照

故事要从86年前说起。

1933年,为粉碎国民党军队第五次“围剿”,中央苏区宁化县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扩红突击运动热潮。红军进驻治平后,17岁的曾繁益毅然投身革命,跟随红军部队在闽赣边界打击反动民团、刀团匪,和围剿中央苏区国民党军作战。不久,曾繁益被编入红五军团红三十四师,成为韩伟一○○团的一名战士。

1934年9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为给中央红军战略大转移争取时间,红九军团、红二十四师以及红三十四师一部和数以万计的长汀地方武装部队在长汀松毛岭与敌人浴血奋战。民国版《长汀县志》记载:“是役双方死亡枕籍,尸遍山野,战事之剧,空前未有。”

同年11月,曾繁益跟随韩伟行至湖南道县以南葫芦岩时,接到师部通知,前往军团受领任务。当时,蒋介石调集40万兵力步步紧逼。刘伯承参谋长叮嘱说:“在重兵压境的情况下,把军团的殿后任务交给你们,这个担子很重啊!你们既要完成军委赋予的任务,又要有万一被截断后孤军作战的准备。”12月1日晨,在红三十四师掩护下,中央军委和主力部队顺利渡过湘江。但追击而至的顽敌湘军和桂军切断了后卫部队的去路,炸毁了渡江的浮桥。部队走投无路,被迫东返,一路激战,最后退入雾源山区。12月5日拂晓,红三十四师在洪水菁再次遭到灌阳民团和桂军的袭击,韩伟率领一○○团作后卫,在掩护师部主力突围的战斗中,该团人员从150余人牺牲到仅剩30多人,韩伟率领余部撤至兴安与灌阳交界的大江岭。

在敌人的穷追不舍下,曾繁益与战友们边打边往轿顶山山顶撤退。当他们爬上山顶时,红军战士已剩不到10人,他们个个伤痕累累、血染战衣。为了给一○○团留下一点革命火种,韩伟决定分散突围。据曾繁益回忆:“当时子弹打完了,就跟敌人白刃搏斗,100多里山路上,洒满了战友的血,一路都是倒下的战友。”敌人冲上山顶后,看到弹尽粮绝的红军战士所剩无几,便边喊:“抓活的!”,边向他们冲去。韩伟带着曾繁益等6名战士被逼到悬崖边,望着步步紧逼的敌人和身后陡峭的悬崖,他们把心一横,上演了红军长征路上悲壮的一幕。7名壮士纵身向几十米高的悬崖跳去,誓死“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被后世称为“轿顶山七壮士”。

图为曾繁益当年跟随韩伟伟跳崖的轿顶山顶

跳崖后,韩伟和2名战士落在大山包上,被树枝挂住。他们清醒后从绝壁的一边撤离,后来历尽艰辛回到党的怀抱,继续投身革命事业,建国后韩伟成为开国将军。曾繁益掉在小山包上也幸免于难,但他走的是一条与韩伟他们不同的路。他在追赶队伍途中被竹签扎伤了脚板,下涧村捕猎的村民发现并救了他。没赶上队伍的曾繁益从此留在了广西灌阳西山瑶族乡下涧村。

1984年,曾繁益终于和宁化老家的亲人取得联系。从他离乡时的风华正茂到归乡时的白发苍苍,曾繁益这一走就是整整半个世纪!1988年,曾繁益去世,享年73岁。

图为当地政府2015年竖立的纪念跳崖红军战士的纪念碑

湘江之战,惨烈空前。尤其是大部分宁化籍子弟所在的红三十四师从此在中央红军的队伍和番号中彻底消失了。桂北方圆200多公里的土地上洒满了闽西将士的鲜血。那些有名和无名的红军烈士的英魂,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和英勇顽强、不畏牺牲的精神,为二万五千里长征铺垫了前进的道路。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