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三明频道 > 重点推荐 > 正文

侨乡大地绽新颜

2020-06-03 08:56:00  罗鸣灶 江月兰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刘惠萍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脱贫奔小康,这是侨乡人一直以来的美好向往。

4月25日,省委办、省政府办发布公告,明确明溪等6个县均达到脱贫退出条件,同意其退出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侨乡百姓期盼的日子来临了。

这是一份用责任和担当书写的脱贫答卷,“摘帽”背后是一组组“硬核”数据:全县3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退出,1641户4922名贫困群众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为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增11.2%,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4个百分点;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8.42%……真扶贫、扶真贫,数据不仅见证着侨乡大地处处发生的可喜变化,也凝聚着全体干部群众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辛劳和汗水。

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明溪县如何啃下“硬骨头”?

创新机制,

构建“一盘棋”格局

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信心、真抓实干。

“我们主动融入三明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坚持脱贫攻坚‘一盘棋’,通过不断创新扶贫机制,完善扶贫举措,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明溪县委主要负责同志说。

脱贫攻坚,责重如山。明溪县实行脱贫攻坚书记、县长双组长制,37个行业部门分线作战,9个乡(镇)分块作战,各乡(镇)挂村领导负总责,工作队、扶贫特派员、驻村干部等“六位一体”共同负责所挂村脱贫攻坚工作,形成了县、乡、村合力抓扶贫工作格局。

责任到人,帮扶到户。县税务局干部杨发章是贫困户张丽英的帮扶责任人,张丽英说,除了定期上门走访外,杨发章还时常会到她上班的福建省荣冠帽业有限公司走走,及时帮助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

在明溪,像杨发章这样与贫困群众结对帮扶的干部有978名,其中,处级干部每人结对帮扶3户贫困户,科级和涉农干部分别结对帮扶2户和1户,对于贫困户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能解决的立即解决,不能解决的,分级提交村、乡(镇)、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联席会议研究协调解决。

先行先试,大胆创新,明溪打出了一系列高效推动脱贫攻坚的“组合拳”:

借鉴科技特派员制度,选派37名县直机关干部担任“扶贫特派员”,每名特派员全脱产驻村挂钩帮扶1至3个村,有效增强了村级扶贫力量;

选派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基层网点21名干部,挂职担任乡(镇)、村(居)、企业等基层党组织“扶贫金助理”,开展金融产品宣传推介,累计办理发放贷款349笔、3325万元;

作为省级财政扶贫资金整合试点县,明溪创新“一套机制管理、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资金使用模式,2016年至2017年整合财政扶贫资金7899万元,提升了产业扶贫、教育资助、贫困村增收等实效,试点工作获评省级考核优秀等次;

……

奋斗的姿态是最美的姿态。全县党员干部提振精气神,上下拧成一股绳,脱贫攻坚各项举措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精准施策,

脱贫攻坚常态长效

贫有百样,困有千种。明溪县着力在“菜单”扶贫、光伏扶贫、生态扶贫等方面下功夫,推动脱贫从“输血”向“造血”转变,不断提升脱贫质量和效益,确保脱贫常态长效。

初夏时节,走进沙溪乡永溪村,连片的柑橘园郁郁葱葱,长势喜人。“品种有蜜桔、纽荷尔脐橙、卡拉红肉脐橙等,目前年产量500多万公斤,产值2000多万元,一亩地收入6000元左右。”永溪村党支部书记、主任罗正秋说。

小小柑橘成为贫困群众致富果。罗正秋说,贫困户到合作社基地务工,男工每天130元,女工每天120元,边干边学技术。如果贫困户要种植柑橘,合作社提供种苗,负责技术指导,

帮助联系销售。2017年,永溪村14户、38名贫困群众脱贫。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沙溪乡以柑橘扶贫为抓手,按照“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整合贫困户扶贫资金入股合作社分红,依托种植大户盘活闲置土地,为贫困户种植柑橘提供种苗补助,

定期开展专项技术培训,带动38户贫困户种植柑橘300多亩。

柑橘是明溪县“菜单”扶贫模式的缩影。明溪县推出红豆杉、香菇、淮山等12种可选“菜单”,贫困户挑选适合自己的项目“套餐”可以获得补助资金,全县70家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开展订单合作、技术对接等服务。目前,全县1624户贫困户参加“菜单”扶贫,覆盖面达99%。

因地制宜,产业扶贫特色鲜明。

明溪县年日照时数达1573.3小时,目前累计建设光伏电站63个,总规模约11.43兆瓦,1350户贫困户参与。截止去年底,共发电1773.9万度,收益1540.9万元。

生态扶贫模式是又一亮点。明溪县引导贫困户入股生态观鸟、森林康养、乡村旅游等生态产业,参加生态工程建设,用好用足生态保护开发政策,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乐业才能安居。产业扶贫不仅铺就贫困群众致富路,也让易地搬迁的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2017年底,张丽英易地搬迁至城关乡富民小区。“现在生活比搬家前好太多了。”张丽英说,除了每个月2300元上班工资外,入股诗窠养殖中蜂专业合作社每年可分红1444元、7斤蜂蜜,光伏入股去年分红1100元,林业总公司股份每年可分红600元。

“好日子还在后头呢。”沙溪乡贫困户谢友财有竹山60亩,通过流转土地,种植水稻35亩、西瓜10亩,依靠政策补助,原先的旧瓦房变成一层砖房。今年,谢友财又流转30亩地种植脐橙,他说,辛苦点,多赚点,砖房再起一层。

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越来越多贫困群众用勤劳的双手书写自力更生的故事,用不屈的斗志展现摆脱困境的可敬精神。

(小标)夯实基础,绘就美好生活新画卷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明溪县坚持摘帽不摘“责任、政策、帮扶、监管”工作要求,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持续夯实脱贫攻坚基础,让贫困群众日子越过越红火。

大河有水小河满。明溪县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着力壮大村集体经济,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贫困群众。

走进瀚仙镇龙湖硒锌食用菌产业园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采摘秀珍菇。“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公司提供管理、技术、菌种、收购、销售等服务。”福建大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春华说。

扶贫工厂托起新希望。目前,产业园一期30间育菇房已建成投产,瀚仙镇6个贫困村投入的扶贫资金一年可以收益18万元。此外,每间育菇房由一户贫困户承包管理,一年可以增收4万元以上。

和龙湖硒锌食用菌产业园一样,盖洋镇“温庄贡米”产业园也是政府整合扶贫资金后,打造的优质稻扶贫工厂,不仅形成了经营资产,而且带动了贫困村、贫困户增收。

立足村情,明溪县还推出了“水电产业”“林下养蜂”“折股量化”等扶贫试点,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保障贫困群众持续增收致富。

教育扶贫可以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明溪县积极探索“一函两单三扶”教育扶贫模式,即每学年为异地就读贫困生发函协调落实政策,向每位贫困学生发放政策告知单和受助明白单,教师与贫困生结对开展“扶志”“扶智”“扶助”活动,不让一个贫困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突发重大疾病、因病返贫,是横亘在脱贫路上的“拦路虎”。明溪县实施“633”健康扶贫模式,构筑6道防线,建立动态筛查、定期巡查随访、长效便民惠民机制,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织牢贫困群众健康“安全网”。

饮水安全事关百姓福祉。明溪县开展安全饮水排查,对全县水源点进行水质检测,投入1461万元实施农村安全饮用水巩固提升工程,确保贫困户喝上放心水。

生活好起来,家园扮靓来。贫困群众在相关部门引导下,开展房前屋后卫生整治,目前已评选奖励文明卫生示范户80户,文明卫生达标户1297户。

脱贫蓝图变现实,美好生活愿景变实景。新侨乡,一个充满无限希望的幸福家园。(罗鸣灶 江月兰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