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三明频道 > 聚焦 > 正文

畅通“民生道”——三明市推进卡脖子路段治理侧记

2020-09-06 17:29:33  杨燕蓉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刘惠萍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6月8日, 烈日当头,在市区西江滨路,大大小小的车辆从梅列区翁墩社区居委会门口一直堵到翁墩铁路道口,绵延200多米,司机们焦灼地等待,烦躁时无奈地按几声喇叭。沿着时间轴,来到8月31日,同样这个路段,整修一新的道路上,路通、车畅、人安好……

仅仅两个多月,交通格局大改写,有心的市民用相机拍下这两张对比强烈的图片。

改变,源于我市对西江滨路卡脖子路段的治理。

结合创城工作,市委市政府于5月底部署开展市区市政道路提升工程,责令有关部门梳理46个卡脖子路段,并先行改造11个,包括西江路在内的路段成为卡脖子路段治理的“排头兵”。

小改造彰显大民生。治“卡”,畅通了“民生道”,让“路慢慢”华丽转身;治“卡”,还路于民,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治“卡”,消除隐患,让出行更和谐。

问题路今朝解

城市的发展总是伴随着交通“阵痛”:新小区投入使用,周边道路通行压力变大;老城区在发展,道路承载能力变弱,“问题路”接连出现……

西江滨的这条“问题路”已经持续了多年。

早前,这条路只有两个车道,大部分车辆只是从翁墩通往陈大,车少人也不多。2005年就到梅列区翁墩社区居委会工作的邓玉珍,对这里的情况可谓“门儿清”。她说,2013年,道路改造后,由原来的两车道变身六车道,此后翁墩互通口落成,道路承载压力增大,但从翁新路口到徐碧大桥西这近100米道路,却始终保持两车道,由此形成卡脖子路段。

江滨路延伸段改造实行交通管制,重车改走西江滨路;205国道便道车辆引流至此……车辆聚集,让这里越来越“卡”。

“上下班高峰期拥堵那是常事,由此引发的车辆剐蹭、压伤等事故也时有发生。”居委会就在路边,邓玉珍每天面对拥挤的车流,总是盼望着道路改造能早日提上日程。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其实,这个路段的治理早已列入全市交通治理“清单”。去年,梅列区打通路段治理的关键一环——征收两幢原三明水泥厂的住宅楼。得知为治理“铺路”,邓玉珍和姐妹们干劲十足,只用了40天就完成全部征迁协议的签订。

“路障”扫清,治理提档。市城管局是此次卡脖子路段治理的重要部门,承担了11个治理路段中的9个。为了早日优化通行环境,局里采取超常规倒逼机制推进,每天一跟进、每周一调度、半月一通报,目标任务、时间节点均倒排,挂图作战让施工紧凑高效。

“都是加班加点干,在永安车务段三明东站货场路口和翁墩铁路道口铺路时,工人们还熬了好几个通宵。”市城管局副局长吴绍文说,原来按工程量120天的工期,他们硬是80天就基本干完。

辛勤的汗水,换来城市的美丽。如今,西江滨路250米长已拓宽,由两车道扩展到六车道,翁墩铁路道口由8米扩张到12米,扩展路段路沿铺设人行砖、栽上行道树、架设“中华灯”……一幅交通美景图在沙溪河畔徐徐展开。

多年问题路,今朝巧化解。和西江滨一样,这次列入卡脖子治理的许多路段都是存在多年的拥堵路段,经过改造,这些路段的“交通病”成功祛除,这一实干之举赢得了百姓的交口称赞。

市公安局办公楼门前,两车道改造成三车道,将原来位于路口的公交站点后移,“一改一移”分流了车辆、便利了百姓。

东新五路靠新市北路处,路中花坛拆除,路面拓宽,并加设非机动车道,群众出行安全有了保障。

……

道路“升级”,设施完善,卡脖子路段治理,正破题城市交通拥挤的新课题。

“路慢慢”已转身

“摆渡式”通行,三元区教师进修学校老师施跃明这样形容开车经过三元区沙州路的情形。“慢,真的非常慢,公交车站就在路边,医院又在两个公交车站中间,人流车流全挤一块,上下班堵个半小时是家常便饭。”施老师说,自己工作单位在白沙,家住红印山社区,如果不往城区绕,通过江滨进来就只能走这条路。由此产生的上班迟到等尴尬事真是数不胜数。

沙州路是一条老路,这里,短短300米的道路上有10多个出口,路边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还有明珠花园、康城郦景、沙洲小区等多个居民区,江滨路引流口也设在道路开口处,由此,车辆扎堆、人车抢行,路面常常险象环生。

动刀!治堵!这次卡脖子路段治理,沙州路有3个重点,一是公交站点改造迁移,二是道路改造拓宽,三是两端喇叭口拓宽,加大转弯半径。6月8日进场施工,7月31日,具体负责施工的市城管局下属单位——市政工程养管中心就“交了卷”。

经过治理,公交站点优化了,增设一个半港湾公交站台和两个全港湾公交站台;路面拓宽了,靠江滨路那段增设了两个车道,同时,人行道、花岗岩道牙也同步改造。

“一个月来,真的没再堵过。”施老师对这个民生工程直夸赞。

值得一提的是,此处改造还充分体现了科学性,比如增设了沙州路往江滨路的一个车道,这样右转的可以直接走,此前左转右转就一个车道,得等右转的绿灯亮了,才能缓慢通行。

着手小细节,路面小改动,昔日堵点成功告别“路慢慢”,市民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出行便利。

“通行效率很高,我今天上下班经过这里都没有堵车现象。”9月1日,家住梅列区滨江新城的陈文告诉记者,不堵车这样的“待遇”,以前想都不敢想。这几天,随着路面治理接近尾声,西江滨路卡脖子路段陆续开放了五车道,困扰群众多年的出行难、出行焦虑“治好”了。

路畅、心安,路网优化极大提升了百姓的幸福指数,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民生谈资”。

小切口大民生

九月开学季,新学期新期盼。

这个学期,三明十二中门口的公交车站变了样。原来在马路边上的公交站点,被长70米、宽4米的全港湾公交车站所取代,阳光下,黑得发亮的柏油路,静候每辆公交车“进场”。

“这样安全多了,之前我们都在路边等车,放学高峰期,公交车右侧是学生队伍,左侧就是大马路,让孩子独自上车,家长都不放心。”该校一位学生家长林梅妹如是说。

十二中的卡脖子路段虽然只是迁移并改造了一个公交站点,但对于拥有2600多名学生的学校来说,却是一件大事。

小切口改造,惠及大民生。同样是学校旁边的卡脖子路段,梅列区第一实验学校对面的路段改造后,不管是安全性还是实用性都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装了红绿灯,却派不上用场,对于这个路段,此前交警部门很是头痛。可喜的是,最近这个位于市公安局旁四岔路口的红绿灯终于又重新闪烁了。

公交车站就在四岔路口处,公交车一来,就占用了右转通道,道路只剩一条直行车道,红绿灯一开,路面更堵。这是此前这个路段的“尴尬”画面。

而经过此次改造,不仅站点后移至市联通公司前,市政养管中心还利用人行道缩小改造成半港湾式站台,道路也从两车道扩展到三车道,通行条件改善许多。

因地制宜,合理施策,“民生道”上奏响了一曲曲和谐唯美的新乐章。

放眼望去,在沙州路上,车辆通行有序,人车各行其道,路边不再占道停车;在新市北路附小原大门口,公交战线拉长,几部公交车同时进站也不影响其他车辆通过……

点点滴滴的新变化,就是老百姓翘首以盼的民生需求,我们正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的城市态度,诠释城市发展新的温度和厚度。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