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三明频道 > 头条 > 正文

三明:文明“长跑”不停步

2020-09-13 14:06:36  杨燕蓉 陈 睿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刘惠萍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民生为本,造就宜居之城

苦下“绣花功”,治好“城市病”,让城市更有品位;常怀民生情怀,缔造民生福祉,让城市更宜居。

盛夏八月,江滨公园绿意浸染,河边自行车道人们悠闲地骑行;北部新城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万达商圈聚起了越来越多的人气;华灯初上,人们伴随音乐翩翩起舞,忙碌一天的身心在此尽情释放……

在三明生活20余年,张武田感受着这个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幸福感油然而生。

“下楼到公园,几步到商超,道路很整洁,车子有序放。”这是他所在的三元区东霞新村现在的真实写照。

“这么好的环境以前想都不敢想。小区摊点乱摆、污水横流,车辆随意停放、人车争道,楼幢电线混乱……”小区的脏乱差让他记忆犹新。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前年,按照市里统一部署,东霞新村启动改造,新建农贸超市、规划小区停车,初心广场、儿童游乐场所等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同步配套完善。重焕光彩的“新东霞”赢得百姓的交口称赞。

民生为本,这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我市加大财政倾斜力度,把更多资金投向民生领域,抓好为民办实事项目,统筹实施城区环境改善、教育、医疗、交通等惠民工程,着力补齐发展短板,切实提高市民的获得感。

教育是民生大事。前不久,沪明小学正式通过验收,将于9月份投入使用的这所新学校,设置了48个教学班,新增学位2160个。作为推动市区教育均衡的又一“力作”,市民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

城市面貌逐步改善,城市“软件”加快补齐,内外兼修,久久为功,宜居三明映入眼帘,市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持续“深化”三医联动改革,实行药品限价采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我市着力破解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难题。

推行居家养老服务,通过整合街道、社区资源,提供日间照料、家庭医生等服务,我市让老年人足不出户轻松养老。

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率、配租配售率均居全省前列,我市正努力实现居者有其屋……

一件件好事实事,写在浸透着善意与温暖的文明成绩单上,实现城市发展与民生“小确幸”交相辉映,让市民真切感受到文明创建带来的成效和变化。

文明为基,成就温暖之城

欲创文明城,先育文明人。我市坚持崇德向善,积极培育身边好人、道德模范,评选推出最美教师、最美医务工作者、最美基层人物;试行市民文明积分,对市民的志愿服务、各类文明表彰和善行义举记正分,利用榜样带动,刷亮文明底色,打造温暖之城。

因为生意亏损,张旺文欠款百万,而后不逃不避,奋斗八年还清债务,以实际行动诠释诚实守信的生动内涵,成为三明好人一张熠熠生辉的名片。去年9月,继获得“中国好人”称号后,张旺文又入围第七届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提名奖。

小城大爱。带着父亲去上学的“全国孝老爱亲模范”曹阳飞宇;自办敬老院,独自赡养20位孤寡老人的“中国好人”黄小清;十多年来坚持为青山社区40多名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义务理发的“中国好人”庄彩男……

一位位可敬可学的身边榜样,成为这座城市展示温暖和善意的最美风景。

碧绿的沙溪河水穿城而过,夕阳西下,梅列区百姓护河队队长魏春华开始了一天的巡河工作。

“保护良好的水生态,光靠政府的力量还不够。”魏春华退休后组建了三明首支百姓志愿护河队,“能让三明水更清,这份工作很有意义。”

市民是文明城市创建的见证者和受益者,更是建设者和参与者。目前,三明在册志愿者近29万名,这些遍布大街小巷的“红马甲”成为我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形形色色的志愿服务让这座城市更有温度、更有深度。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已成燎原之势的志愿服务默默传递着好人效应,持续放大向善的力量,让三明这座文明城温暖如春。

1  2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