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三明频道 > 头条 > 正文

保民生 兜底线 稳发展

2020-10-29 08:55:47  曾凤清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刘惠萍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三明市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取得新成效

10月27日,三明市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召开。从今年1~9月经济运行数据来看,尽管面对前所未有的疫情冲击和影响,但在全市上下全力控疫情、抓“六稳”促“六保”的积极作为下,前三季度全市GDP实现增长2.7%,较上半年回升1.5个百分点,经济基本盘稳中向好。

以“六保”作为“六稳”工作的着力点,守住“六保”底线,强化社会民生保障。1~9月,在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坚持过“紧日子”的基础上,全市民生重点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0%以上。泰宁、明溪、宁化、建宁、尤溪5个县获财政部2019年度县级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评价考核正向奖励,基层运转稳定有序。以保促稳,稳中求进,正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一步夯实基础。

稳住就业基本盘

就业是民生之本。“六保”,首要就是保居民就业。今年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29万,整体就业形势严峻。

“真金白银”援企稳岗,积极服务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在一系列精准有力的政策措施服务下,1~9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3814人,完成目标任务138%,提前一个季度完成全年就业目标任务。

坚持政策靠前、服务靠前,我市积极打好稳就业保就业政策“组合拳”:前三季度全市兑现各类稳就业奖补资金6280万元,惠及企业3683家;为全市企业减免社会保险费6.87亿元;疫情期间,通过“点对点”接返省外员工254批次1922人;积极服务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6亿元,带动就业2523人;通过新增开发公益性岗位、设立扶贫车间等措施,累计实现贫困人口就业1.67万人。1~9月,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2.19%,较上半年下降0.15个百分点。

好政策,只有落到实处才是真的好。打破政策宣传“肠梗阻”,将乐县建立人策匹配云平台,累计采集有效信息数据12000多人次。群众只需要刷一下身份证,“机器人”就可根据个人情况与当前政策进行比对,自动匹配所有可享受的现行就业创业政策。

这只是我市优化就业创业服务的一个缩影。我市在全省率先将就业服务从窗口搬到微信端办理,全市共发布就业岗位信息7.49万个次,微信端推送职位信息26万条,申领失业金和各类补贴7611.89万元。

兜住民生底线

挑战越艰巨,越把民生冷暖挂心头。我市拿出实招硬招,出台多项举措,确保基本民生得到有效保障。

面对疫情带来的新挑战,我市进一步加大济困托底力度。今年5月,我省开展特殊困难群体帮扶服务试点工作,三明作为首批城市列入试点,加快建立健全特殊困难群体分类分层帮扶服务体系。1~9月,全市累计向困难群体发放价格临时补贴1574万元,42万人次受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总费用9684.06万元,报销比例达98.96%,城乡低保标准提高至7680~8496元/年。累计对受疫情影响的贫困户、特困供养户等发放救助补助2.2亿元,一次性临时生活补贴550.32万元。

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所急所忧所思所盼,我市牢牢兜住民生底线。稳住“米袋子”,抓牢“菜篮子”,粮食能源安全保障稳定有序。预计今年全市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42万亩、产量95万吨,分别超任务0.1万亩、0.6万吨,平均亩产393公斤,同比增加2.44公斤; 1~9月,蔬菜产量132万吨、增长1.5%,肉蛋奶总产量21.3万吨、增长24%;通过建立平价商店销售、物价联动机制等,物价总体保持平稳,前三季度我市CPI同比上涨1.9%,低于全省1.1个百分点,连续9个月居全省末尾。

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兜牢民生底线,做好民生保障的意义更为凸显。今年以来,全市投入各类扶贫资金4.39亿元、增长21.3%,帮助13296户贫困户解决产业发展难题,1217户贫困户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目前,全市5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成功摘帽退出,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效。

鼓足发展底气

解决就业和民生保障问题,根本还要靠发展。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我市建立金融服务、交通物流、线上对接、“手拉手”四大协作平台,助推贯通产业链、供应链、操作链。我市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做法成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典型案例。

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是保市场主体的应有之义。线上线下一体推进惠企政策落实,前三季度,全市累计减免税费12.94亿元,兑现财政奖补资金3.61亿元,落实稳岗补贴等6280万元,减免房租2647万元。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20余万户、增长近90%,新增纳税人数增长9.52%。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同时,我市不断释放政策利好,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制定出台支持中小微企业12条、“促六稳”30条、一二三产业“百千”增产增效行动等政策措施,组建401个服务专班,持续深化“访企业、解难题、促‘六稳’”专项行动,去年11月份以来,共收集2650个问题,已解决2598个。

不仅有普惠性措施,更有“一企一策”的量身定制服务,为市场主体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带来及时雨。我市累计与137家企业分别签订“一企一策”备忘录,加大定制服务力度,积极开展督办落实,新覆盖超过八成省级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

企业发展,资金是活源之水。我市着力加强金融服务,创新“抗疫应急贷”“小微复工贷”等金融产品,落实中小微企业纾困专项资金贷款,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1~9月,全市贷款余额1664.31亿元,增长13.7%,增幅位居全省第三。其中,全市发放助企纾困专项贷款8.39亿元,惠及238户中小微企业,户均获得贷款352万元。与此同时,我市抢抓政策机遇,组建工作专班,积极向上争取政策资金支持。1~9月,共争取上级资金152.58亿元,争取债券资金131亿元,比去年全年增长111.17%。

8月16日,首届“乐购三明”直播节成功举办,115家企业、182款产品参与直播,当天实现销售额超1亿元。10月19日上午9时起,三明市发放第二期25万张“全闽乐购·乐购三明”通用乐购券,总额800万元。从今年9月至明年元月,我市将分期发放3000万元“全闽乐购·乐购三明”消费券。1~9月,我市累计开展线下促销40场,线上直播活动380场,全市限额以上商贸企业网上零售额达37.2亿元、增长20.4%。

一场场直播活动、一张张消费券里,拉动的是市民的消费热情,更彰显着我市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推动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的信心和决心。记者 曾凤清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