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第一社区|东南空间|新闻中心|社会|视频|福建|时评|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军事|美国|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三明频道 > 本网原创> 正文
分享到:

三明将乐:片片倾心 陪伴孩子幸福成长

2020-11-06 16:55:51董观生 丁丽萍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肖晓敏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三明11月6日讯(通讯员 董观生 丁丽萍)“现在每天放学可以到新操场去踢球,一身汗可以回宿舍洗热水澡,衣服可以用洗衣机洗,在学校跟在家似的。”张永乐满头大汗地说着。

从7岁开始,张永乐便到大源中心校做了寄宿生,平时除了在校的姐姐帮助照顾些日常,很多生活上的困难都是学校的生管老师帮忙打理,但三年过去,他觉得学习生活的地方跟家里一样。

这一切要从2007年说起。

为“幸福”铺路

随着大量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儿童日渐增多。成长过程中,他们缺乏亲情的关爱、呵护,导致个性和心理发展容易出现问题。

老师在心理咨询室与学生开展沙盘互动游戏。董观生摄.jpg

老师在心理咨询室与学生开展沙盘互动游戏。董观生 摄

2007年,将乐县投资1000多万元在福建省率先实施农村中小学寄宿生“食宿改善工程”,完善农村中小学的食宿条件,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营养餐标准提高到每生每日12.5元,低保户、二女户、独女户等免费就餐。

2012年,将乐县将“食宿改善工程”提升为“幸福成长工程”,进一步完善洗衣房、开水房、淋浴房、心理健康室、卫生室、文娱室、是“亲情联系”室、辅导室等“三房五室”,为学生舒心生活、快乐学习提供温馨场所。

为“幸福”助力

在大源中心校学生劳动实践基地,每周一次的劳动实践课正开展着,一畦畦菜地里学生们分工明确,根据不同季节栽种不同品种的蔬菜,忙得不亦乐乎。

学生在实践基地收获劳动成果。董观生摄.jpg

学生在实践基地收获劳动成果。董观生 摄

将乐县各乡镇按照属地原则和“一校一地”要求,为辖区内中小学无偿提供土地,作为学校劳动技能培训基地,让学生在劳动的同时,又能吃上新鲜、无污染的“放心菜”。农业部门对学生劳动实践活动给予技术指导和必要的物质支持,乡镇农技站站长担任劳动技能培训校外辅导员,具体负责对学生劳动技能的培训和技术指导。目前,全县19所学校共落实基地近50亩。

“幸福成长工程”实施后,孩子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增强了,学习能力也提升了不少,他们灿烂的笑脸就是对一份份关爱最好的回报。

孩子的幸福成长离不开各种关爱。在实施“幸福成长工程”中,将乐县着力推进校内管理与校外参与相融合、学校教育与家庭配合相融合、学校关爱与社会关心相融合,构建幸福成长体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学生张永乐宿舍食堂吃晚餐。董观生摄.jpg学生张永乐宿舍食堂吃晚餐。董观生 摄

将乐县通过实行生活教师和生活辅助员管理机制,在原有后勤人员配备的基础上增配生活教师,生活教师按师生1:20的比例,从品行好、责任心强、家庭负担轻的教师中进行挑选,各寄宿制学校还在当地公开招聘2名生活辅助员,照料寄宿生的日常生活,指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音乐老师在音乐教室上课。董观生摄.jpg

音乐老师在音乐教室上课。董观生 摄

将乐县团县委、民政等部门通过实施留守儿童“雏燕”关爱行动,结合“六点半课堂”和送教上门服务,为留守儿童和困难儿童开展功课辅导、亲情陪护等活动,建立“爱心家长制”,与留守儿童结对子,让他们心有所依、身心愉悦。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幸福成长工程”已经走过了13个春秋。全县中小学实现了从硬件到软件的均衡,再到内涵发展、质量提高的跨越。在孩子们心中,校园不仅是求学的地方,更是幸福、快乐成长的温馨家园。

更多>>相关图片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