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三明频道 > 聚焦 > 正文

种了淮山 鼓了腰包

2021-01-13 09:00:17  巫瑞万 徐通圣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刘惠萍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1月11日上午,宁化县曹坊镇三黄村天气晴朗。在暖洋洋的阳光下,廖五香在自家的淮山地里,挖出一根根淮山后,小心翼翼地装箱,准备运到合作社,统一运往外地销售。

廖五香是三黄村村民。她右腿残疾,丈夫个子矮小,夫妻俩外出打工找事做屡屡受挫,只能在家务农,种几亩水稻,维持一年的口粮。前些年,由于家庭经济收入很少,廖五香一家成了全村公认的贫困户。

面对廖五香一家的现状,镇、村干部想了许多法子,以增加他们的收入。种植淮山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41岁的宁化县三星山药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黄桃金,既是三黄村委会委员又是脱贫攻坚村级协理员。2016年春节刚过,他就与廖五香商量,动员她种淮山。

“有村干部支持,我大胆地试种了两亩淮山,当年一亩收入八九千元。2017年,我又种了4亩,终于脱贫了。如果没有种淮山,当年我家就不可能摘掉贫困的帽子。” 廖五香高兴地说。

三黄村曾有29户贫困户。全村靠种植淮山脱贫的有10户。黄桃金说,能够带动贫困户一起富起来是合作社最开心的事。自从合作社把淮山种植技术跟大家分享,乡亲热情高了、收入多了。近5年来,品质好的淮山价格大都在每公斤6元以上。现在亩产最高可达2000公斤,能卖13000多元。

淮山是三黄村的传统种植产业。2011年3月合作社成立之初,社员才8人,全村种植面积仅100亩左右。由于卖不出好价钱,没几个人愿意加入合作社种植淮山。

黄桃金说,当时以为三黄村的淮山很好卖,想把村里的淮山往外卖。记得有一次,合作社运了300公斤淮山到厦门卖。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他们把淮山摆上摊位,才知道自己种植的淮山外观跟别人的没法比。虽然三黄村种淮山施的都是有机肥,淮山口感好,但卖相不好,价格就低,每公斤仅2元左右。

厦门销售之行,让黄桃金意识到想要把淮山卖出好价钱,外观好看也很重要。从2012年开始,他们每年举行三次种植培训,通过不断摸索,他们采取斜套管种植技术,既省工省力,又节约成本。2013年以后,三黄村的淮山越来越受欢迎。

原来三黄村淮山的产量不大,大的商贩村民供应不上,小的商贩卖不了多少。如果自己运出去又不合算,所以合作社调整了销售策略,通过多种途径,把外面的商贩引进来,直接到地里收购。第一年收购价每公斤5元,一亩大概1000公斤,能卖到6000元,村民的收入实打实地增加了。

种植淮山的村民有了不错的收益,更加坚定了合作社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决心。合作社实行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用肥、统一用药、统一收购、统一销售,解决了种植户的销售后顾之忧。

现在,已经有100多户农户加入了合作社,其中29户是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20年,全村淮山种植面积超过600亩,种植范围已辐射到曹坊全镇以及邻县乡镇,总面积超过1500亩,产品远销省内厦门、泉州和江西赣州等地。

现在,黄桃金有了新计划。他说,单纯靠种植,产品的附加值无法提高,合作社打算从粗加工入手,并向深加工延伸,这样能更好地带领种植户实现稳定增收。镇政府为合作社投入90多万元,建设一个面积2000多平方米的厂房,目前已经建好200多平方米。

种了淮山,鼓了腰包。三黄村的淮山种植,势头越来越好了。(巫瑞万 徐通圣)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