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都知道,从1958年开始,有十万建设大军来明,参与工业基地建设。 其实,十万建设大军不止这一支。同样是从1958开始,有另外一支十万建设大军,离乡背井,支闽入林,参与边远林区开发。 他们是林业工人。 进行装车作业的陈大采伐厂林业工人 木材,是大自然的馈赠,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往小了说,一张纸,一双筷子,主要原料都是木材;往大了说,樟木,可供造船;杉木、松木,可用于房屋建造;杉木还可以做铁路枕轨。可以说坐卧行走、琴棋书画,样样离不了它。 我们福建,盛产木材。据记载,“古代,福建全境丛林覆盖,先民以渔猎山伐为业”。目前,福建的森林覆盖率达到66.80%,连续40年保持全国第一,被称为“最绿的省份”。 我们三明,则是这“最绿省份的最绿城市”,森林覆盖率76.8%,素有“中国绿都”之称。 拥有这样丰厚的森林资源,是喜;如何开采,如何利用,是愁。 特别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百废待兴,国家和地方各项基本建设逐步兴起,一面是蓬勃发展的工业对木材的急切需求,一面是开采森林资源所需人力、运力的极度匮乏。 要怎样让这些生长在深山中的苍天大树,离开林区,改变形态,走进我们生产生活里的呢? 首先,要有人。 1.响应号召,四方来闽 于是,1958年9月召开的华东协作会议商定,在福建省自行调配4.27万名林业工人的基础上,从山东、江苏、安徽、广东、上海等省市调进林业工人3.45万名。1961年,为了加强木材生产能力,从省内闽南沿海和上海、江苏、山东等地分别调配了1.65万名、1.55万名工人进入林业系统。 被抽调的工人,大多被分配到了南平、三明、龙岩三个地区。当时福建省重点开发建设的是建西、黄砂林区。黄砂林区位于今三明市三元区岩前、增坊一带。至1962年,三明地区(当时境域只包括梅列、三元、明溪)的基层采伐场和采购站,就从1957年的4个迅速发展到9个,职工人数由1957年不满500人发展到2600多人。 黄砂森工局借用莘口教学林场房舍安顿伐木工 2.建场修路,开发林区 这一批南下的工人抵达林区后,看到的是一棵又一棵单人无法环抱的大树连成了片,遮天翳日。原始的林区没有路,看不见太阳,也没有空地。要开发林区,就得先开辟伐木工区、修筑运输通道。1957年,首批动工的林区公路也只有42公里。1958年,林业工人抵达后,林业公路开始大规模动工,当年三明境域(今梅列区、三元区、明溪县)就开通了林区公路242公里。随后,林区公路不断发展,与国家主干线公路相联结,对促进三明商品流通、繁荣山区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 3.克服困难艰难生产 伐木场地处深山密林,远离市镇村庄,根据当时“先生产、后生活”的原则,林区职工们的生活面临着许多的困难。 没有房,只得租住民房或是就地取材搭盖的简易工棚;没有电,只能依靠煤油灯或松明柴照明。他们中有许多人还要努力适应从沿海平原来到阴冷潮湿的山区、从农耕变成伐木、从北方“面”到福建“米”的差异,尽力忍受蚊虫蚂蟥和山蛇的叮咬滋扰;还要极力忍耐对家乡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思念…… 但是,最难克服的是生产资料的短缺。在没有机械辅助的年代,他们能够使用的砍伐工具是最原始的斧头和锯子。 用斧头砍伐放倒树木后,用弯弓锯将其截断,紧接着需要两人合作用大锯对拉分解,这些靠的都是体力。 当时木材下山靠滑,出境靠飘。采伐好的原木,需要等到下雨天,顺着滑道溜到山下,用木轨车运到河边。 水运是木材运输的主要方式。不论是大河或山溪,只要有一定水面,都可利用来运送木材。在大河里可以把木头扎成排,也叫“梢排”;在小溪上则将木材散放“赶羊”,也叫“放溪”。 三明市区河道——木材运往南平的水上河段 1990年,桃源洞景区河段 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他们迅速地掌握了规划采伐场规划、修筑运输通道以及砍伐、造材、溜运等作业技术,成为了福建森林工业的主力军,让福建生产的原木源源不断地运往各地,支援祖国建设。 福建生产的原木源源不断地运往全国各地——1990年永安储木场 为了让这批熟练掌握技能的行家里手们能够留下来,1961年,福建省实行特殊政策,将1958年来福建一年半并愿意留下的山东职工转为正式国营工,并分批迁进他们的家属,约4万人,安置在南平、三明等18个县(市)。各国营伐木场普遍建起了托儿所、职工子弟小学以解决工人子女入托入学问题。同时,还调高职工的工资福利,生活物资实行专项供应,粮油供应标准也相应提高。 经过慰问、动员,这批林业工人和家属大多数选择了服从组织需要、克服困难、适应环境、留在林区安家落户。 “看得见树木,更看得见森林” 采育场一边采伐,一边造林。 光阴似箭,转眼过去半个多世纪,当年来自全国10多个省市,包括上海、山东、江苏、安徽等几万名支闽工人及其家属,已融入福建林区,融入福建的各行各业,融入了福建这块土地,他们为福建的生产建设作出的贡献,值得我们铭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