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三明频道 > 聚焦 > 正文

牢记殷切嘱托 赓续文明基因 在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上作示范

2021-07-09 08:50:37  宋志强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肖晓敏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三明是全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发源地。(本报记者 林文斌 摄)

●宋志强

精神文明建设是三明的一面旗帜。推进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是重要内容。市委九届十六次全会作出了争创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示范的部署,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三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嘱托,传承好文明基因,以二次创业精神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上新水平,在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上作示范。

一、三明在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上作示范具有独特优势

(一)习近平总书记对三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嘱托是三明深化精神文明建设的最大政治优势。三明是全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发源地。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多次对三明精神文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代表时指出“新时期的精神文明建设是从三明开始的”。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福建及三明考察,对人民健康、老区建设与乡村振兴、深化改革、发展沙县小吃特色富民产业等作出新的嘱托和要求,为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这是我们在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上作示范的最大政治优势。

(二)中央和省委的关心支持是三明深化精神文明建设的不竭前行动力。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三明从治理城市“脏乱差”和“八大难”起步,在全国率先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1984年全国“五四三”活动工作会议在三明召开,“六联六建”“门前三包”等创建经验从三明走向全国,三明连续三届、沙县连续两届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实现各县(市、区)省级以上文明城区全覆盖。特别是近年来,中央文明办、省委文明办在文明展览建设、志愿服务试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等方面给予了大量项目倾斜、资金支持、工作指导,“风展红旗 如画三明”——三明市精神文明建设展览馆对外试展并荣获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称号,中国志愿联合会志愿服务基地落户三明,为我们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创造了良好条件。

(三)近40年的文明创建经验是三明深化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实工作基础。自上世纪80年代在全国首创“五讲四美三热爱”“六联六建”“门前三包”等经验做法的基础上,近年来,三明以二次创业精神持续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的成效。一是“风展红旗 如画三明”城市名片更加响亮。常态化开展红色故事宣讲,晋京赴省进高校宣讲200余场,20多万人次受到教育洗礼,红色故事宣讲团被中宣部评为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红色情景音乐剧在国家大剧院展演,新思想新理念指引下的“三明实践”引发广泛关注。成立城市品牌宣传促进中心,市县融媒体中心刊播城市名片报道4.4万余条,全网传播总量超过30亿,三明入选品牌综合影响力指数百强城市。二是市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制定加强城市社区治理11条措施,开展城市管理专项攻坚行动,徐碧旧改等一批热点难点取得突破,8个市区教育补短板应急项目投入使用、新增学位5025个,21个老年儿童微游乐园投入使用。开发“e三明”网上公共服务平台,接入城市服务及功能265项,注册用户127万人,受理随手拍14.9万件。三是文明素养进一步养成。出台《三明市公共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建立健全文明城市建设常态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扎实推进,疫情防控中形成的文明健康生活方式逐渐养成。全市注册志愿者近35万,入选全国、全省道德模范27人,中国好人、福建好人256人,三明综合信用指数排名全国第35位。

二、全力争创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示范

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嘱托,持续做实做足“文明三明”文章,展现“满意在三明”新风采,努力在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上作示范。

(一)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一是注重常态长效。落深落细文明创建常态长效机制,压实三元、沙县创城主战区责任,对标对表创城迎检要求,健全完善“门前三包”机制,加强对五大创建的动态管理,加大对泰宁、永安、将乐等县级提名城市的指导督促力度,推动15个全国文明单位培育对象对标创建,以更好成效迎接中央全覆盖测评。二是注重提质提标。以“文明在行动”活动为载体,持续深化文明创建提升和文明乡镇引领、助力乡村振兴活动,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项目,构建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做实三明精神文明建设展览馆等一批标志性项目,不断增强群众文明创建满意度。三是注重先行先试。持续做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平台,深化市民文明积分制改革,提升文明积分兑换平台,推动文明贷扩量拓面。创新文明实践,制定我市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重点工作清单,推动各级文明单位、志愿服务组织从“心”做起、实践文明。四是注重基层基础。落实农村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深入推进农村移风易俗,一手抓“一县一专项整治”,常态化开展高价彩礼等专项整治,一手抓农村家风家训馆建设,积极推广将乐常口村“创十星评十户”等有效做法,广泛开展“好婆媳”“好妯娌”等评选活动,弘扬优良家风、淳朴民风。

(二)全力打响“风展红旗 如画三明”城市品牌。一是持续讲好三明故事。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发挥城市品牌宣传促进中心作用,健全完善“风展红旗 如画三明”故事宣讲工作制度,讲好习近平总书记关心三明老区苏区发展的故事,打造俞邦村等新思想新理念的教育展示基地。巩固提升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品牌,培育一批红色三明故事、绿色三明故事校园宣讲小能手,引导青少年扣好“第一粒扣子”。二是做好“红色+”文章。落实市委《做好“红色+”文章》20条措施,深入实施红色文化设施和遗址遗迹保护建设提质工程,加强对客家文化等地方特色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争取万寿岩遗址群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高质量做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培育影视制作、传媒出版、音乐创作等文化产业,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实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工程,深化沪闽红色教育主题活动对接成果,扩大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范围。深入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抓住沙县区俞邦村等9个景区(点)入选全国“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的契机,培育“红色+培训+旅游”业态。三是坚持“事业+产业”理念。主动对接市里“三明实践”培训产业、线路、菜单,积极承接全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做大做强实训、培训产业的文明板块。着力发展文明培训,推出一批文明三明的文艺作品、教材和课程,策划三明志愿服务、文明创建专题培训班,积极争创国家级精神文明教育培训中心。

(三)全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一是打通社区服务“最后一公里”。落实城市规划建设管理18个文件、社区治理11条措施,推动社会治理资源、管理、服务向街道社区下沉,完善市级领导班子成员挂包社区制度,集中资金扶持一批真抓真干、成效明显的社区。二是建设“全龄友好”城市。聚焦群众“急难愁盼”,解决好“一老一小”突出问题,规范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探索开展医养结合,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推开“四点半”“十二点半”学校,实施“五老关爱”计划,加大月嫂等家政服务业态培育,让老人安享晚年、孩子健康成长。深化城市更新行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老年儿童微游乐园等项目建设,破解停车、物业管理、养老抚幼等难题。三是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e三明”平台,推动更多高频便民服务事项“一网通办”,优化政务服务“好差评”,努力让群众和企业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