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4月29日讯(本网记者 肖晓敏)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三明全市范围持续深化拓展“三争”行动,深入推动“四领一促”工作,营造争先奋进、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三明市第六届网络文化主题宣传活动之2025年全市短视频、微短剧大赛即日正式启动。现面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优秀短视频、微短剧作品,欢迎各专业机构和视频制作爱好者积极投稿。
本次活动以“网聚正能量 助力新发展”为主题,持续深化拓展“三争”行动,深入推动“四领一促”工作,以短视频、微短剧形式展现基层创新、干部担当、群众参与的鲜活故事和喜人场景,进一步打响“网聚正能量 助力新发展”工作品牌,为三明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贡献网信力量。
活动由中共三明市委网信办、中共清流县委主办,中共清流县委宣传部、中共清流县委网信办、福建日报社东南网三明站、清流县融媒体中心承办,三明市委网信委委员单位、各县(市、区)委网信办、三明市自媒体协会、如梦(清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活动时间:2025年4月至12月
一、内容要求
1.短视频。参赛作品须为2025年1月1日之后创作,应围绕主题,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突出地方特色,鼓励使用方言解说、民俗活动、非遗表演等,重点体现三明文化底蕴的厚重丰富、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基层干部的干事创业担当作为和城乡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讲好三明故事,传递三明好声音。作品应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内容健康向上,结构清晰、叙事流畅、情节合理,不得涉及色情、暴力、性别撕裂、民族歧视、种族歧视等内容,不得植入商业广告。
2.微短剧。参赛作品须为2025年1月1日之后创作,符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相关要求,具备完整剧情故事,包含情节、冲突、人物、背景和主题等要素,体现三明元素,展现社会进步与人文关怀。作品应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内容健康向上,不得涉及色情、暴力、性别撕裂、民族歧视、种族歧视等内容,不得植入商业广告。
二、形式要求
1.短视频。表现形式不限,可采用人物访谈、宣传片、纪录片、创意vlog、手绘动画、CG动画等多样形式。画面需清晰干净,不得带有角标、台标、水印及标识。作品时长控制在1-5分钟(纪录片、微电影可到5-10分钟,提交时务必在申报表“作品名称”后加注“纪录片”或“微电影”),其余时长、超时长或未加注作品不予评选。
2.微短剧。表现形式不限,鼓励运用创新叙事手法、AIGC技术等,提升作品的原创性和观赏性。画面需清晰干净,不得带有角标、台标、水印及标识。单集作品时长控制在1-15分钟,其余时长、超时长或未加注作品不予评选。
三、格式规范
视频格式为MP4;横屏-视频分辨率为1280*720、1920*1080,画面宽高比为高清16:9,帧率25帧/秒,视频制式为PAL;竖屏-视频分辨率为720*1280、1080*1920,画面宽高比为高清9:16,帧率25帧/秒,视频制式为PAL;语种不限,非通用语种作品需添加中文/英文配音或字幕。申报表填写的作品标题必须与视频中展示的标题名相同。
四、版权要求
参赛作品必须保证原创,杜绝抄袭。作品中所用音乐、视觉元素等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申报人或申报单位应为报送作品的版权所有者,参赛作品向主办方开放完整版权,主办方有权无偿使用入选作品开展非营利性活动。若出现侵权行为或法律纠纷,责任由作品申报人或申报单位自行承担,同时取消其参评或获奖资格。
五、征集评选方式
(一)进度安排
大赛分为宣传发动、征集展播、评选表彰等三个阶段。
1.宣传发动(4月下旬)。主办单位向有关单位发出作品征集通知,有关主办、承办、协办单位通过新闻网站、新媒体平台广泛发布作品征集通知,持续报道大赛动态。
2.征集展播(4月下旬至11月底)。大赛采取边征集边展示的做法,主办、承办单位对征集到的作品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在三明市第六届网络文化主题宣传活动官方网站的大赛专栏进行展播,同时在主办、承办单位的新媒体平台上刊播推送。
3.评选表彰(12月底前)。12月中旬前,组成大赛评委会完成作品评选工作,对优秀作品进行推广传播。12月底,在三明市第六届网络文化主题宣传活动总结活动上举办颁奖仪式。
(二)投稿方式
参赛作品必须保参赛者在11月30日前提交齐全规范的参赛材料,每件参赛作品应含作品参赛申报表(附件1,电子版内容原件及签字扫描件各一份、版权承诺书签字扫描件一份)和MP4格式作品,打包发送至电子邮箱(2780989580@qq.com),邮件标题按以下格式填写:“组别(短视频组/微短剧组)+作品名称+作者(单位)名+联系方式”。邮件标题格式不规范的、未按要求提交齐全规范参赛材料的作品将被拒收。请各参赛者自行备份所有申报材料和信息,已报材料将统一存档,不再退还。
(三)评选标准
1.评审标准:参赛作品应紧紧围绕“网聚正能量 助力新发展”主题,导向积极向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品应结构清晰、叙事流畅、情节合理,人物形象刻画饱满,故事讲述具有张力,能够使观众产生一定的共鸣。作品应具备精良的声画品质,具有一定的审美水准,拍摄、构图、选景有想法、有创意,后期剪辑手法流畅、成熟。鼓励体现网络元素、符合网络传播特性、契合网络媒介传播需求的原创作品,鼓励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精神文化需求的原创作品,鼓励具有突破性、探索性的原创优秀作品。
2.评选办法:综合评委评审和网络传播数据。
六、奖项设置
大赛分为短视频组和微短剧组。
短视频组设一等奖1件、二等奖2件、三等奖3件、优秀奖10件。其中一等奖作品颁发荣誉证书及10000元奖金,二等奖作品颁发荣誉证书及5000元奖金,三等奖作品颁发荣誉证书及2000元奖金,优秀奖颁发荣誉证书,不设奖金。
微短剧组设最佳微短剧奖1件、最佳创意奖2件。其中最佳微短剧奖作品颁发荣誉证书及10000元奖金;最佳创意奖作品颁发荣誉证书及5000元奖金。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