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平忙着采摘茄子
东南网7月8日讯(通讯员 詹铁笛 罗杰 文/图)眼下,正值茄子成熟、大量上市。在三明明溪县夏坊乡,当地崇盛闽台智蔬农业公司种植基地的农户们忙着将一颗颗饱满油亮的茄子收入筐中,眼中满是收成的喜悦。负责人陈忠平表示,近两年,公司的种植基地面积达到400余亩,翻了2倍多,加盟的供货农户增至50余户,并且陆续有人表达加入的意向,热情十分高涨。
崇盛闽台智蔬农业引入的闽台特色农业正掀起果蔬种植热潮。陈忠平和他的伙伴们依靠什么赢得了农户们的信任和积极性?
其实,陈忠平早些年是“零基础”的农业门外汉,常年在外地打工。2019年返乡,在当地乡贤的带领下结识了台湾技术人员,接触到了产量高、采收周期长的台湾茄子、丝瓜等农产品。当时,相关品种的市场行情走俏,陈忠平随即决定入行,并一路走到今天。
市场欢迎、产量高、口感好,正是闽台特色农业在夏坊生根发芽、破土成荫的关键。陈忠平说,经过市场调研,基地选择种植台湾阿勇烧烤茄、吉美诺紫茄,这两种品类的茄子细嫩无籽,富含花青素,不仅销量广,而且抗病能力强、产量高,采用台湾的“三段式”栽培法,一亩茄子地可以收获1万到2万斤的茄子,不仅产量提高30%,保鲜期还能延长5天。台湾阿里山丝瓜长相短而胖,口感特别细腻,比普通丝瓜甜度高,并且烹煮不发黑,市场价格非常可观。今年,基地还试种了几十亩燕青黄瓜。
农户忙着采摘丝瓜
但是,陈忠平杜绝“啥都想种一点”,各品类一哄而上。他的农业经营理念是专注两三种优势品种,大批量标准化种植,统一渠道销售,做到“有特色也有品牌,有产品更有产量”。公司的茄子丝瓜不登三明、明溪货架,而是远销国内各地,发车量数以万斤计。
入行之初,陈忠平成立了陈溪农场,自己单干。后来经营效益好,就向周边农户输出种子、技术、农药等,吸收的农户越来越多,种植规模逐年扩大。今年,他注册成立崇盛闽台智蔬农业公司,并有台商入股合作,提供技术、农资支持。公司聘请10多名工人负责采收、打包、称重,帮助他们实现家门口就业。
今年,夏坊村村民张远寿根据约定种了10多亩茄子,他说,今年茄子的价格稳定,产量也不错,采收后由崇盛闽台智蔬农业公司统一收购,大约能增收10万余元。在公司的包装车间,熟练分拣茄子的脱贫户张大姐笑着说:“在这里打工,一天能挣130元,一年增收3万多元。”
“在种植细节、农药施用等环节,我们与合作农户‘约法三章’,有细致而严格的要求。如果产品不达标,我们就不予收购。”陈忠平认真地说。
丝瓜种植基地
能人返乡创业,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受到乡里的欢迎和支持。明溪县夏坊乡党委宣传委员廖燕平说:“夏坊乡因势利导做好后勤‘大管家’,在土地流转、公司注册、志愿服务等方面支持闽台特色农业发展,让这一优势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引擎。”
“现在,基地采用三季轮作模式,丝瓜和茄子亩产可达11000斤以上,每亩净收益超过8500元,年产值达500多万元,带动农户每户平均增收3万余元。”陈忠平说。
茄子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