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修竹荷苑
东南网8月15日讯(本网记者 肖晓敏 卢金福 傅心婕 文/图)以网络直播赋能乡村振兴,助力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8月13日至14日,2025年“福农优品·我在家乡等你来”网络直播活动在三明建宁举办,主播团走进修竹荷苑、金铙山,参观高峰漂流景区,体验源庄文旅,在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园讲述红色故事,通过网络直播,将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生态资源和特色农产品推向全国。以#电商助农福建在行动#的话题分别冲上微博热搜和抖音热搜榜,截至14日晚7时,微博话题浏览量达1336万,抖音热搜榜浏览量达1109万。
高山仙境引人入胜
夏季的金铙山是一个避暑胜地,这里夏季均温仅18℃,景区内自然生态优越,气象景观万千。14日上午,主播团一行陆续登山,天空飘起了小雨,云雾缭绕的美景、奇特的地质景观……这些珍贵的生态资源通过直播画面生动呈现,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
客运索道宛如巨龙盘旋,单程40分钟的空中之旅,将峡谷云海、层峦叠翠尽收眼底。行至半山,云雾如纱轻拂面颊,仿佛置身水墨画卷,直播过程中网友直呼:“这是仙界投递给凡尘的明信片。”
景区内凌空栈道全长5公里,沿悬崖修建,部分路段为玻璃观景台,惊险刺激。更有天然水池“仙人池”静卧山巅,碧水映天,美轮美奂。
主播团走进金铙山
这里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生命的乐园。南方红豆杉、短尾猴、白鹇等珍稀动植物栖息于此,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5万个,让呼吸成为一种奢侈的享受。主播们感慨:“这里的空气,是大自然最珍贵的馈赠。”
主播“武老师Tch.Wu”向网友介绍,今天烟雨蒙蒙有不一样的体验,这里,每一步都是与自然的对话,能满足你对“诗与远方”的向往,在高山上还可远眺大金湖,可谓是“离凡尘最远,靠心灵最近”的地方。
主播团在金铙山上拍摄
此次直播以“云端登山”的形式,打破了地理限制,将这片秘境的风姿呈现在网友眼前,让更多人能够欣赏到建宁的自然之美,有效提升了金铙山的旅游吸引力。
美丽乡村日新月异
主播团走进建宁高峰村,这里因当地的石蛋地貌也被称为“石头村”,曾经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村民多外出打工,如今的高峰村一改过去旧貌,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日新月异。
村子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高峰村聚焦文旅+生态,游客络绎不绝,村民靠生态乡村游,吃上了旅游饭,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主播团走进建宁高峰村
在高峰漂流,许多游客在蜿蜒曲折的河道里,乘坐皮划艇顺流而下,时而冲入激流,时而划过平缓的水面,尽享清凉。主播团纷纷记录下惊险与刺激的画面,溅起的水花飞入直播镜头。据悉,今年高峰村漂流预计实现门票收入1.8万张,销售额达158万元,切实激活文旅产业发展动能。
盛夏时节,建宁县均口镇修竹荷苑内的千亩莲田碧波荡漾,金童、牡丹莲、丹绣球等百余种特色荷花竞相绽放,吸引众多游客纷至沓来。主播们漫步莲田,通过镜头将“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清新盛景,生动地分享给更多网友。
作为三明市首个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和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修竹荷苑不仅是游客赏荷休闲、旅游度假的理想胜地,也是展示“中国建莲之乡”千年莲韵的重要窗口。近年来,景区通过深度整合特色农业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探索出一条三产融合发展的新路径,生动诠释了生态美与产业兴的和谐统一。
建宁作为“中国建莲之乡”,当地种植建莲历史可追溯至五代十国时期,如今荷花不仅是夏日风景,更是富民“金产业”。荷花美景让游客多起来,小小的莲子更让百姓钱袋子鼓起来。目前,建宁建莲种植面积稳定在5万亩,年产通心白莲4500吨,莲农亩均增收7660元,2024年全产业链产值达27.43亿元。
综合文旅带来新体验
来到建宁县大源村的“世外桃源”——源庄文旅项目,主播团通过360°全景露台将山河林海尽收眼底,带领网友沉浸式感受农旅融合的魅力。
这个集生态度假、文化研学、户外运动于一体的综合型文旅目的地,正以“咖啡香伴溪流声,皮划艇划破晨雾”的诗意场景,重新定义乡村旅居新范式。
主播团走进源庄文旅项目
主播“第一次小姐姐”介绍,这里的民宿紧邻金铙山景区,交通便利,与原生态资源相融合,让游客可以短暂远离城市,亲近自然,民宿内“推窗见山、卧听溪流”,体验丰富多彩的业态,现磨咖啡配建宁特产,味蕾与自然的双重满足。
据悉,为激活文旅经济,建宁县率先出台《民宿管理办法》及奖补政策,启动“百宿计划”,以“原生态山水+历史文化”为底色,引进培育高端精品民宿,促进民宿产业快速发展。建宁县先后建成源庄星河、楚溪星河等10余家民宿,拉动旅游消费超2000万元。2024年,建宁县接待游客374.5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31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由兴业银行三明分行与三明文旅集团共同打造的“智慧游三明”小程序,将三明地区“吃、住、行、游、购、娱”装进手机,为游客提供景点百科、规划出行、预订票务、安排食宿、旅行购物等智慧旅游服务,让游客手持一部手机便可以畅游三明。
红色沃土追忆革命岁月
建宁红色资源丰富,红色底蕴深厚,是中央苏区的核心区,是红军无线电事业的发祥地、炮兵部队的诞生地,五次反“围剿”均与建宁紧密关联,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这里战斗生活过。
主播团走进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园,该纪念园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同时也是全国百个红色文化旅游景区之一。讲解员介绍,在革命斗争特别是中央苏区反“围剿”过程中,建宁发挥了重要作用,“建宁,是1930年第一次反‘围剿’的筹粮筹款地、第二次反‘围剿’完胜之地、第三次反‘围剿’的决策之地、第四次反‘围剿’的指挥中心和第五次反‘围剿’的重要战场。”
福建日报全媒体传播中心主播在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园进行直播
活动中,主播们的目光瞬间被一座巨大的铜雕所吸引。福建日报全媒体传播中心主播曾孑在直播中向网友介绍中央苏区反“围剿”大型群雕——《红军颂》。它再现了1930年到1934年中央苏区反“围剿”那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展现的是红军将士前赴后继,浴血奋战,顽强拼搏的战争场面,表达出红军千军万马“横扫千军如卷席”的气势。
福建日报全媒体传播中心主播胡晟昱向网友介绍,在历次反“围剿”中,仅7万人口的建宁就有7000多人参加红军,有4000多人血洒战场。建宁人民在反“围剿”战争和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中所建立的丰功伟绩,永载中国革命史册。
主播团走进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园
本次活动由福建省委网信办、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福建省文旅厅、福建省妇联主办,三明市委网信办、三明市农业农村局、三明市文旅局、三明市妇联、中共建宁县委、建宁县人民政府、福建日报社全媒体传播中心承办,兴业银行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