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三明频道 > 本网原创 > 正文
中国好人吴玉清:在灾难中勇往直前的“逆行者”
www.fjsen.com 2025-09-12 16:30:20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9月12日讯(本网记者 蔡晓卿)在我们身边,总有这样一种人,平日里他们兢兢业业,各司其职;但当灾害来临时,他们却不顾自身安危,毅然穿上蓝色队服,奔赴最危险的地方。

吴玉清,福建省蓝天救援防灾减灾中心三明(三钢)队秘书长,12年来,她先后参加国内外突发救援任务100余次,服务群众达12700人,2019年获得福建省五星级志愿者称号,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大爱无私的奉献精神。

近日,2025年第二次“中国好人榜”发布,吴玉清入选“助人为乐”好人。“这项荣誉不单单属于我个人,更是属于我们的救援队。”谈及获奖感受,吴玉清这样说道。

从普通职工到救援资深队员

“千里驰援共患难 一衣带水同命运”“蓝天救援为民解忧”……走进福建省蓝天救援防灾减灾中心三明(三钢)队的“根据地”,一幅幅锦旗映入眼帘。吴玉清说,自己和蓝天救援队的队员们一直秉承“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理念,用微光汇聚大爱,志愿奉献社会。

“加入蓝天救援队是一个偶然。”2013年2月,三明市蓝天救援队正式成立。“福建厦门总队的队长水草来到现场给我们做演讲,她眼含热泪讲述汶川地震救援场景,让我十分动容。”吴玉清说,有个细节她记忆犹新,“水草队长说‘当时一直有余震,他们晚上睡觉时都要在帐篷前面挂个小铃铛,一有余震时铃铛会响起来,他们就往外跑’。”即使灾区险象环生,但队员们仍逆行而上,勇往直前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她,“那一刻我决定加入到这支充满爱和奉献的队伍里。”

吴玉清(左一)参加尼泊尔地震救援。受访者供图

“这些是SRT单绳绳索、破拆器、头盔等,用于山地救援、地震救援等。”吴玉清说,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蓝天救援队队员,必须具备专业的救援知识和过硬的技能本领。自加入蓝天救援队以来,吴玉清一直刻苦勤奋,努力学习救援知识,工作之余还积极参加培训。

在这个过程中有苦有累,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参加了SRT初级班培训、国际志愿服务示范培训班、地震地质灾害应急救援专业培训等,取得了国家四级救援证、美国AHA急救证等,从一个普通的三钢集团员工转变为救援资深队员。一有需要,她就立即响应,在一次次公益救援中留下了她英姿飒爽的身影。

“一定要把他们带出去”

“请你帮帮我,帮我把家人带出来。”这一幕发生在今年3月,缅甸7.9级地震救援现场。原本繁华的城市几乎被夷为平地,房屋倒塌,一片废墟,严重的灾情牵动着国际国内社会的心。吴玉清作为资深蓝天救援队队员,因国际救援经历丰富,从报名参援的队员中脱颖而出,被选中参与此次救援救灾行动。

吴玉清(中)参加缅甸地震救援。受访者供图

当时,在参加缅甸曼德勒市救援过程中,一名灾民悲痛地告诉吴玉清,他的弟弟、弟媳还有2个孩子不幸在这次灾害中遇难。“请你帮我把他们的遗体带出来。”灾民悲痛欲绝,泣不成声。吴玉清不由得潸然泪下,内心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把他们带出去。

“地面坍塌,内部环境复杂……”她和团队想了很多方案,大型设备没法进入现场,最终决定只能爬进去,靠人工挖。为了保护好遗体,他们找来布小心翼翼地包裹好,40多摄氏度高温下,4名队员冒着余震危险,弯着腰,半跪着,用铁锹一点点挖。他们全身满是土,满是汗,也不敢丝毫懈怠。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艰难救援,遇难者遗体被完整护送出废墟。“敬畏每一个生命。”吴玉清说,这是蓝天救援队坚定不移的信念。

除了现场救援外,吴玉清还负责后勤和物资保管任务。2023年,她奔赴一线,参加土耳其地震救援。当地昼夜温差大,白天气温十几度,晚上直降到零下十几度。抢险救援突发情况多,为了能让队员回来时吃上一口热的饭菜,她用小小的煤气罐为队友保温食物;凌晨三四点冒着严寒将食材和水搬进帐篷,用棉被盖起来保温,想尽办法为队员提供后方保障……

自从她加入蓝天救援队以来,参加了云南普洱地震救援、泰宁泥石流突发灾害救援、闽清水灾救援、九寨沟地震救援、汕头水灾救援、甘肃地震救援以及尼泊尔地震救援、斯里兰卡水灾救援、土耳其地震救援、缅甸地震救援等,灾民的一句感谢、一份食物都让吴玉清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希望更多的人加入我们”

“每次参加救援回来,内心的感慨都不一样,但我深深地感受到拥有平凡的日子就很幸福了。”在采访中,吴玉清多次说道,很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也促使她想做更多的事,把更多的爱分享给需要的人。

吴玉清给群众普及应急自救知识。受访者供图

2022年10月,她的一位同事突然瘫倒在地,口吐白沫。吴玉清立即为工友实施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等急救。吴玉清对待工友如同亲人,她经常向同事和居民群众宣传“不求、无畏、付出、谦卑、和谐、包容”的精神,这种“善”和“爱”已经悄然在她身边感染和传播。

十多年来,她先后走进社区、走入家庭为社区70岁以上老人免费发放“防走失手环”2000余条;组织参与本市山地走失、未成年人走失、智障老人城市走失等灾害事故102起;为学校、社区开展防灾减灾、安全教育、应急自救知识宣讲培训300次。

“希望更多有爱心、想帮助别人的人加入我们。”吴玉清如是说道。

责任编辑:肖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