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让三明中医药事业重焕生机

来源:东南网 | 作者:李远明 李贵龙 | 时间:2020-07-30

深化改革,优化中医药政策环境

破而后立,晓喻新生。

这些天,三钢小蕉实业公司职工郑阿姨心情很好。一是通过三明市中西结合医院的中医治疗,失眠与头痛的症状明显好转;二是草药费284.86元全部由医保报销。“效果好,花费少。”说到中医治疗,郑阿姨连连点赞。

三明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在深化医改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特别是2016年1月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后,找准影响和制约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将扩大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能力、激发百姓对中医药的消费需求作为发展中医药的基本抓手,从供需双方入手,共同推动中医药发展。

率先实行中药饮片医保零起付线报销政策,应用医保经济杠杆,鼓励引导群众选择使用中药,中药饮片住院全报、门诊报销80%,2019年与2014年相比,全市门诊中药饮片处方数从24.54万张增加到94.35万张;住院病人中药饮片处方数从7.07万张增加到11.9万张。

率先增设中医诊疗辨证论治费、中药饮片药事服务费,来鼓励和支持中医师使用中医方法提供诊疗服务,在不增加患者负担的前提下,中医主任医师一张中药饮片处方相比西医多收入20元,并一同实行目标年薪计算工分制,2019年中医生年薪最高达37.9万元。

目标考核,保障中医药持续发展

“2014年以前,我的年收入是8万多元,现在我的年收入是20多万元。”陈兴坡,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科医生。他说,这些年,自己的收入水涨船高,源于医院绩效分配机制向中医类人员倾斜。

机制活,全盘活。

三明市在开展以组建总医院为标志的紧密型医共体中,按照“扶持政策不变、力度不减”的原则,总医院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保持中医院机构设置、行政建制及法人单位“三不变”,取消中药饮片纳入药占比指标考核,在书记院长年薪百分制考核指标之外,专门增设20分作为中医中药考核指标,从中医队伍、中医诊疗服务等15项指标进行考核。

绩效分配机制向中医类人员倾斜,医院一点也没含糊:纯中医治疗门诊工作量每人次所得工分系数相比西医内科医生工分基础上上浮50%以上,50%以上中医辨证论治费、10%以上中药饮片药事服务费直接分配给纯中医治疗医师,中药房单张处方工分系数在西药房单张处方系数的基础上上浮3倍以上。几年来,各中医院中药饮片总处方数、收入实现双增长,增长幅度最低达到0.72倍,最高达到29倍。

为解决基层中医馆“缺医少药、药坏损多”等问题,三明市在全省率先探索基层中医馆和县级中医医疗机构“六个统一”的管理模式,促进优质中医药医疗资源下沉,保障每个中医馆每周有2名中医师或技师提供中医诊疗服务不少于2天,持续提升中医馆中医业务占比。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

沐浴新时代春风,三明中医药事业生机无限,中医药正大踏步回归百姓生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