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老区新貌丨看三明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来源:东南网、三明市档案馆、三明市政协文史委 | 作者: | 时间:2022-05-31

【导读】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三明是中央苏区核心区,魅力红色之城。东南网三明站联合三明市档案馆,精心准备了一组组反映三明旧貌新颜的图片,看三明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三元区

三元区为三明市中心城区,是三明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闽西北重要交通枢纽和内地连接沿海重要通道,“十四五”期间,三元区将着力打造“活力新三元 幸福山水城”。

城关

七十年代城关

城关新貌

70年代初,城关作为地辖三明市政府驻地,主街区只有2条简易水泥路和一条5米宽,150米长的卵石路,居民住宅几乎全是木结构的小平房,几座二三层砖混结构建筑被群众们称之为洋房。

列东大桥

1958年,三明开始进行重工业基地建设,为了方便两岸人员通行和材料运输,同年9月,福建省人民委员会批复,同意在三钢与麒麟山之间建起三明第一座永久性的钢筋水泥大桥。建成后的列东大桥,成为连接市区东西两岸的交通枢纽。

三钢

三钢旧貌

三钢新貌(谢守明 拍摄)

与三明城一同成长的三钢,如今正焕发着新枝芽,积极推进公司向钢铁制造服务型企业转型,努力打造全行业最具竞争力的一流企业。

白沙

台江

《站前暮色》(黄棣龄 拍摄)

2018年,新三明站建成。随着南三龙铁路的建成,环闽动车线全面闭合,三明出行更加方便。

沙县区

2021年1月12日,沙县撤县设区成功获国务院批复通过,撤销沙县,设立三明市沙县区。2021年4月27日,举行了沙县区授牌授印仪式,沙县正式撤县设区。

沙县小吃是中国地域十大名小吃之一,共有240多个品种,其中获得“中华名小吃”的有39种、获得“福建名小吃”的有63种。有近6万沙县人外出经营小吃,年经营收入可达约100亿元。沙县先后被评为中国小吃之乡、中国小吃文化名城,在美国、法国、日本等56个国家和地区都有沙县小吃的身影。

沙县旧城区全景(何一德 1980年 拍摄)

青山绿水的沙县 (黄长明 2010年10月31日 拍摄)

虬江中的水蛇(码头)(周正东 1990年 拍摄)

1994年7月建成通车的悬索桥(周正东 2011年 拍摄)

1994年7月,总投资625万元的沙县悬索桥建成通车,这是三明市第一座单塔索桥。该桥全长320米、跨径112米、宽10米。

2018年底,沙县七峰叠翠公园——凝翠阁项目投入使用(陈光铨 拍摄)

三明(沙县)湿地公园

永安市

永安市位于闽中偏西,东靠大田县,西邻连城县,南毗漳平市,北与明溪县、三元区接壤。因境内九龙溪与巴溪汇合于城区西,形似燕尾,故别名“燕城”。

永安,工业基础比较雄厚,是福建省汽车工业发源地、中国重汽福建海西汽车公司所在地,闽西北重要的工业城市和能源、建材工业基地。

永安旧县城

2009年的永安城区(罗华兴 拍摄)

改造前的西门桥一带

改造后的西门桥一带(罗联永 2012年3月 拍摄)

西门桥位于永安西部,原都是低矮陈旧的木屋房,根据城市旧城改造的要求,2000年结合西下路拓宽改造开始进行建设规划。

1978年的永安桥尾

永安桥尾(姚智宽 1995年 拍摄)

永安桥尾(姚智宽 2012年6月 拍摄)

永安桥尾,早在清朝康熙年间,就是宁化清流到永安经营大米、木材生意人的聚集地,是当时水路的黄金通道,2006年建成西门水电站。

十几年前,永安南区这里还是一片荒地和农田(周佐彬 拍摄)

如今的永安南区别墅区(周佐彬 拍摄)

1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和农田,如今,这里高楼林立,一栋栋别墅点缀其间,行道树、绿地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成为居民生活的又一片新区。

建于90年代的永安榕树百货大楼(周佐彬 拍摄)

2012年,原来钟楼周边是一片低矮的楼房,如今道路宽敞、楼房高矗,形成了商业中心区。(周佐彬 拍摄)

大田县

大田,别称“岩城”,位于福建省中部,是中国高山茶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中国高山硒谷,是中央苏区县、省级文明县城、省级生态县城、福建省河长制发源地。

1977年的大田县城

大田县城(陈广程 2012年 拍摄) 

绿色岩城大田县(林跃 2019年 拍摄)

尤溪县

尤溪地处闽中,因境内同名溪流而得名,是福建省首个获得联合国地名专家组命名的“千年古县”,县域内分布着众多精美古迹古建,现有1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联合梯田)、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洋中镇桂峰村)、1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玉井坊郑氏大厝)、14个国家级传统村落。

尤溪也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的诞生地,朱子史迹资源丰富,涌现出《二十四孝》编撰者郭居敬等著名人物。

1978年的尤溪县城全貌

2019年的尤溪县城全貌

1980年,南溪书院的半亩方塘

朱熹祭祀大典 黄春霖 拍摄

1979年的尤溪县宝塔

2019年的尤溪县宝塔

1973年的尤溪县七五路

2019年的尤溪县七五路

1963年的尤溪一中

2019年的尤溪一中

宁化县

宁化地势开阔、山水灵秀、气候宜人,为闽江、赣江、韩江三江源头,素有“宁化只饮自家水”之谚。

宁化主要旅游资源包括以天鹅洞群国家地质公园、牙梳山省级森林公园、朝天寨等为代表的生态旅游资源;以石壁客家祖地、东华山、宁化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等为代表的人文旅游资源;以北山革命纪念园、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广场、淮土镇凤凰山红军长征出发地旧址群、石壁镇陈塘红军第四医院为代表的红色旅游资源。

80年代末的宁化县城全景

2021年的宁化县城全景图(黄尉峰 拍摄)

70年代的宁化翠江寿宁桥

2022年的宁化翠江寿宁桥

1977年的宁化革命纪念园

2018年的宁化革命纪念园

上世纪30年代宁化一中校门

现在宁化一中全景图

将乐县

将乐县地处闽西北,这里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孕育地和实践地。习近平总书记1997年4月到将乐常口村调研时,提出“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山区要画好山水画,做好山水田文章”等重要嘱托,指引着将乐老区苏区发展。

将乐县被评为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打造“绿水青山”赢得“金山银山”经验做法获国务院通报表扬,蝉联两届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

90年代的将乐县城全貌

2021年的将乐县全景图

清流县

清流,地处福建省西部,因县城九龙溪“清溪环绕、碧水洄流”故名“清流”。

清流是全国21个原中央苏区县之一,毛泽东和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都在清流留下战斗足迹,也是毛主席《如梦令·元旦》诗词诞生地,先后有2.7万人参加革命、6000多名儿女参加红军,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巨大贡献。

清流城关全景图(张志猷 1986年 拍摄 )

清流城区图(黄义平 2011年11月 拍摄)

泰宁县

泰宁地处福建西北部,先后创下了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众多国内外顶级旅游品牌,创造了全国第五个县域旅游发展新模式——泰宁路径,年接待游客近600万人次。

1980年的泰宁县城区全景

2018年的泰宁县城区全景图(陈金宝 拍摄)

1980年的泰宁县城区和平中街

2018年的泰宁县城区和平中街

建宁县

建宁县地处闽赣边界、武夷山麓中段,海拔1858米的金铙山是福建境内最高峰,福建“母亲河”闽江发源于此,素有“闽地之母、闽山之巅、闽水之源”之称,也是著名的中国建莲之乡、黄花梨之乡、无患子之乡和全国杂交水稻制种第一超级大县。

70年代的建宁县城旧貌(余剑光 拍摄)

2019年的建宁县(江可腾 拍摄)

20世纪80年代的万安桥

现如今的万安桥夜景

七十年代建宁县城关民众往返两岸曾经必经之路--浮桥(余剑光 拍摄)

如今在浮桥的原址上建起了悬索桥,两岸行人来往十分便捷安全。(余剑光摄)

建宁县城关中山路“万桂坊”旧址,街道狭窄,楼房破旧。( 陈武昌 拍摄)

如今,建宁城关中山北路“万桂坊”街道宽敞,高楼耸立,绿树成荫,是群众休闲活动的好场所。(陈武昌 拍摄)

明溪县

明溪县位于闽西北、三明市中部,明溪是苏区县、客家县、新侨乡,自然物种丰富,宜居宜业宜游,被誉为“绿海明珠”。明溪生态环境优美,获“中国黄腹角雉之乡”“中国候鸟旅居小城”等称号。

如今,明溪实际在国外有13600多人,占总人口13%,出国人员遍布五大洲56个国家和地区,集中在意大利、匈牙利、俄罗斯等欧洲国家,明溪成为名副其实的福建“旅欧第一县”和“海西新侨乡”。

七十年代的明溪城区全景(唐毅峰 拍摄)

2018年的明溪城区全景(张峰 拍摄)

八十年代的明溪县医院旧门诊楼

明溪县医院新门诊楼(2010年9月 拍摄)

明溪县河滨公园(温国彪 1994年 拍摄)

河滨公园(温国彪 2012年6月 拍摄)

第二实验小学旧校园(创办于1965年,原名为明溪县西门小学,2007年更名为明溪县第二实验小学)

第二实验小学新校门(2011年2月搬迁至新校区)

本文图片由三明市档案馆、三明市政协文史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