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南网11月10日讯(通讯员 徐艳群 李巧珍)“以前村里路窄弯多,很多人不愿意来玩,现在路修宽了,交通便利多了,村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许多市民在周末节假日都爱开车来参观游玩,体验乡村生活,村里热闹起来,我的收入比往年多了三成!”三明市泰宁县新桥乡岭下村果农王大叔望着家门口平整的水泥路,笑得合不拢嘴。
泰宁城区航拍图 一条条路,就是一条条致富的纽带。交通条件的改善,正是泰宁县众多乡村因路而兴、因路更美的生动缩影。 “十四五”期间,泰宁县聚焦交通基础设施补短板、强功能、提品质,全力推进农村公路、高速铁路、海事航道三大领域重大项目建设,不仅破解了城乡出行难题,更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农村公路 从“通得了”到“通得好” 铺就乡村振兴幸福路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泰宁县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的核心共识。“十四五”期间,泰宁县以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为抓手,累计投入约2亿元,完成农村公路建设89公里,其中新改建45公里、路面改造44公里,实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268.67公里、危桥改造11座、边坡隐患治理3处,让一条条“民生路”“产业路”延伸至乡村角落。
最美“福”路城区至岭下段 明清园至新桥岭下村公路是农村公路的典型代表。这条全长约12公里的公路,串联起上清溪、状元岩、九龙潭、红石沟4大景区,将原本1小时的车程缩短至35分钟。2022年,该公路成功入选全省“最美乡村‘福’路”,成为泰宁“交通+文旅”融合发展的亮眼名片。 为破解山区公路管养难题,泰宁县创新推出“泰宁模式”:委托县公路分中心全面接养农村公路县道养护,充分发挥养护领域的专业化水平,实现专业人干专业事,县道养护质量明显提升。开发运用养护智能考评系统,强化养护质量管理,推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水平提升,实现养护管理科学化、养护评价精细化、实现计划跟踪信息化。 2024年3月,泰宁县成功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其“交通+乡村振兴”经验入选交通运输部典型案例,为全国山区县提供了可参考的经验。 双高共建 从“待突破”到“加速度” 构建综合交通新格局 “听说昌厦(福)高铁可能经过泰宁。”这是泰宁县居民近期茶余饭后最爱的闲谈话题。
浦武高速“泰宁上清溪”收费站正式开通运营 近年来,随着向莆铁路(泰宁段)建成通车,泰宁每天停靠列车达51-53趟,实现国内重点城市直达动车全覆盖,成为全市境内经停列车最多的县级站。飞驰的动车,不仅缩短了城市的距离,更打开了泰宁旅游发展新格局。 作为国家高铁网“八纵八横”主通道——京港(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昌厦(福)高铁的规划建设,让泰宁告别“无高铁”历史的愿望愈发迫切。目前,泰宁县已向省发改、交通部门全力争取线路途经泰宁并设站,同时推动泰宁经邵武至武夷山铁路纳入福建省铁路中长期规划,进一步强化与周边城市的联系。 在全力擘画高铁新蓝图的同时,泰宁的高速公路网络优化也正同步扎实推进。浦武高速公路改扩建新增的邱洪出入口及接线工程,总投资2.35亿元,全长3.9公里,2024年建成通车后,带动泰宁工业园区及泰宁南部乡镇产业高质量发展;大金湖服务区A区、“上清溪”收费站的开通,更是让游客下高速后10分钟即可抵达大金湖景区,极大提升了旅游便捷度。 海事航道 从“保畅通”到“智慧化” 激活水上旅游新活力 “以前在金湖乘船,遇到雾天就担心安全,现在船上有监控,航道有智能航标,心里踏实多了。”大金湖景区游船船长李师傅说。“十四五”期间,泰宁县聚焦水上交通安全与旅游发展需求,投入近1000万元推进海事航道重大项目,让大金湖景区焕发出新的生机。 水上特色旅游航道建设工程(泰宁大金湖航道工程)是核心项目之一。该项目按Ⅵ级航道标准建设,全长约48.8公里,可满足272GT客船双线通航,同步建设水上服务区、便民码头、锚地等设施,目前已列入国家交通部《水运“十四五”发展规划》,工可文本已修编完成,正在推进项目立项等前期工作。该项目建成后,将打通金湖沿线“红色旅游线”“生态观光线”,串联起池潭水库、梅口茶旅小镇等景点,形成“水陆联动”的旅游新格局。 智慧化升级则是该项目的一大亮点。泰宁县在金湖航道沿线11个重点点位布设智慧云广播和视频监控,增设3座智能航标,建成智慧航运监管系统,实现船舶位置、乘客人数、污水处置等数据的实时监控。“通过北斗定位技术,我们能精准掌握每艘客船的航行轨迹,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可立即通过云广播提醒。”泰宁县地方海事中心工作人员说道。此外,泰宁县还在海事巡逻艇上设置“水上巡回法庭”,在金湖法庭设立“海事调解室”,实现海事行政与司法的无缝衔接,相关经验被《中国水运报》等媒体报道。 交通迭代 赋能城乡融合新发展
交通网络日益完善 “十四五”期间,县财政统筹国债、省市县专项资金近35785万元,支持泰宁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支出。截至2025年底,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976公里,陆域乡镇30分钟上高速比例提升至78%,重要节点20分钟上高速比例实现100%,公交车、出租车实现100%新能源,客货运输二氧化碳排放下降6%,邮件快递包装绿色化率达100%,不仅让群众出行更便捷、更绿色,更为泰宁城乡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推进通用机场的规划和建设,并积极争取高铁项目的落地,以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同时,着力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打通农产品出村、工业品下乡的‘最后一公里’,让交通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千家万户。”泰宁县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潘志明表示。 随着一系列交通重大工程的落地与投运,泰宁实现了从基础“补短板”到运行“提质效”的跨越式提升。这不仅是交通体系的升级,更是发展格局的深刻变革。一个更加开放、四通八达的泰宁,正以崭新的姿态拥抱高质量发展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