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尤溪:走前头当先锋 将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来源:东南网 | 作者:蔡晓卿 | 时间:2022-05-16

东南网5月16日讯(本网记者 蔡晓卿)5月16日,三明市举行“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 建设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六场),会上,尤溪县介绍当地贯彻落实推进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尤溪县委书记周庆裕介绍,一年来,尤溪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做强产业、做美城乡、做优生态、做特优势、做实民生,守住了疫情防控的底线、顶住了经济下行的压力、抓住了政策窗口的红利,各项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为全市打造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贡献了尤溪力量。

《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以下简称《建设方案》)明确提出,支持闽西革命老区发挥比较优势,打造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样板。尤溪作为全市面积最大、户籍人口最多的县,将如何抢抓这一机遇,把政策优势、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周庆裕表示,《建设方案》的出台,为尤溪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尤溪县将借着这次政策东风,按照市里对尤溪提出“大县要有大作为、大县要有大格局、大县要有大贡献”“走前头、当先锋”等要求,努力将产业、文化、生态、区位等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一是发挥产业优势,在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上走前头、当先锋。尤溪是农业大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多年来位居全市首位,同时也是中国革基布名城、混纺纱名城。《建设方案》在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制定了4个方面很有含金量的政策。尤溪将坚持“农为首”不动摇,深化“1366”特色现代农业提升工程,打响中国金柑、竹子、油茶、绿竹“四大之乡”;持续开展“大招商招好商”攻坚行动,打造产值超千亿的纺织产业集群和香精香料、竹木加工、机械电子等3个产值超百亿的产业集群,打造绿色产业优化升级示范区。

二是发挥文化优势,在精神文明建设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上走前头、当先锋。尤溪是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的诞生地,是中央苏区县、全国文化先进县。这次《建设方案》特别提到“要加强对朱子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尤溪将发挥朱子、孝廉、红色等文化优势,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现代农业等产业相融合,建设红色文化展馆、福建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尤溪海峡两岸朱子文化交流基地,打造朱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

三是发挥生态优势,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走前头、当先锋。尤溪森林覆盖率达78.48%,是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进典型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按照《建设方案》中提出“推广三明林改经验”“促进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要求。尤溪将深化上源林改模式,推动17个A级景区提质增量,争创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县、全国森林康养示范县,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全域旅游共建共融示范区。

四是发挥区位优势,在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和扩大双向开放上走前头、当先锋。尤溪作为福建最中心、三明的东大门,有“三高一铁”过境的交通优势,是闽江航运的重要通道。下一步,尤溪将在“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扩大双向开放”两大板块策划的21条政策、24个项目基础上,主动融入福州都市圈和全市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实施国省干线“一纵两横一联”公路建设,加快新阳中心片区建设,争取成为上海农副产品标准化基地和高端产品供应基地,打造现代物流集聚发展示范区,真正成为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的战略转承地带。

《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提出,要做优做强先进制造业。据了解,近年来尤溪聚力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形成了纺织、林产、矿产三大主导产业,其中纺织、林产产值突破百亿。尤溪县在落实《建设方案》部署,加快工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思路举措?

据尤溪县委常委、副县长林永田表示,近年来,尤溪县坚持“大抓工业,抓大工业”,持续培优做强工业产业,特别在去年,经济开发区和洋中机电高新产业集中区分别被认定为国家和省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精细化工园区被认定为全省第二批化工园区,壮大了尤溪县“一区五园”支撑。成功招引绿色新型建材产业园、闽德服饰全产业链等大项目、好项目,为尤溪县工业发展增添了后劲。顺源纺织智能纺纱MES云系统入选工信部企业上云典型案例,强化了尤溪县数字产业,2021年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5%,居全市第二位。《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的印发实施,为尤溪县工业加快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尤溪将持续精准发力,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以平台提升支撑产业。“一区五园”是尤溪县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尤溪将持续做强做大园区平台,重点推动精细化工园区路网、污水处理、供电等配套设施建设,确保7月通过安全风险等级C级认定,实现沃兰香料、欧劳福林等项目早日开工;推进鑫友鹏、纳绮等染整企业退城入园,实现格利尔、创益等建成投产;抓好临港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等项目,为绿色新型建材产业园项目建设打好基础。

二、以企业培优夯实产业。企业是工业经济根基。《建设方案》明确,加快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培育和增强特色优势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尤溪将加快技改步伐,着力实施省级重点技改项目15项以上、市级重点技改35项以上,重点抓好旭源数字化车间等项目建设。开展“小升规培育”“雄鹰培育”行动,重点培育佳宇纺织、创益纺织等企业上规升级,推动旭源纺织、鑫森纺织等龙头标杆企业提升竞争力。

三、以项目招引壮大产业。持续开展“大招商招好商”攻坚战役行动,主动上门对接投资项目,其中纺织业,重点对接华峰华锦、玉立纺织、金伦涤纶等项目;香精香料,重点对接昆山亚香、万香科技等企业;机械电子,重点跟踪对接金隅涂料、福州源丰等项目。

四、以服务优化助推产业。以打好优化营商环境攻坚战役为重点,深入开展“一季一主题·我为企业解难题”活动,落实县处级领导挂包帮扶企业工作机制,用好尤溪县出台的市场主体纾困解难36条措施。建立健全产业金融合作政银企对接常态化机制,充分发挥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作用,帮助企业解决资金不足问题。

《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尤溪县作为三明市农业大县、人口大县,将如何发挥政策优势,采取哪些具体措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尤溪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詹涛表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落实《建设方案》部署,尤溪县将立足本地实际,着重从3个方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一是坚持凸显特色,做优产业。在总体布局上,尤溪将实施“1366”特色现代农业提升工程,今后3年重点建设54个总投资15亿元的产业项目,打造3条区域发展产业带,发展6个产值各超10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统筹推进各个特色产业发展。在发展重点上,发挥好国家级制种大县和珍稀食用菌产业集群县政策优势,县财政每年分别安排100—3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茶叶、油茶、种业、金柑、食用菌等富民产业发展,力争“十四五”末,茶叶面积突破12万亩、油茶30万亩、杂交水稻制种5万亩,食用菌种植5亿袋,新增金柑大棚300亩,实现农业全产业链产值250亿元。

二是坚持示范带动,做美乡村。坚持点线面结合,培育试点示范,通过串点、连线、成面,扮靓乡村。点上,重点推进10个省级试点村、4个实绩突出村建设;每个乡镇培育2个以上典型示范村。线上,结合乡村旅游精品路线设计,重点打造“悠游观鹭,花果飘香”“渔乐闽江,菌旅融合”“中心花园,秀水柑甜”3条市级乡村振兴主题示范线。面上,实施“156”乡村建设工作机制,推广数字赋能乡村公共服务模式,抓好5个方面17项工作任务落实,今年重点抓好投资2.65亿元的40个项目建设,全面提升农村建设品质。

三是坚持机制创新,做活改革。重点推广乡村振兴“半山模式”,以党建促乡村振兴,建立29个“跨村联建”党组织,深化“334”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做好“确权、活权、用权”工作,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进一步盘活村集体资产资源,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推广合作造林“上源模式”,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坚持“均权不分山,均利不分林”,推进村集体以林地所有权入股、村民以资金入股合作造林,促进村民和村集体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