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南网2月13日讯(本网记者 肖晓敏 刘惠萍)为了助力企业如期复工复产,明溪县组织工信、市场监管、卫健、消防等6个部门,成立企业复工复产指导组。自2月8日起,根据企业上报的复工申请报告,指导组按“四个必须”要求,精心开展指导,宣传防疫措施、提出生产建议,指导厂区、车间每天进行4次消杀,对每位返岗员工实行一天2次体温监测登记,对员工实行错峰分餐,确保疫情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同时,详细了解企业复工存在防疫物资等实际问题和困难,通过组织协调,以购买、借用、调剂等各种措施,帮助企业备足口罩、酒精、消毒水、额温枪等防护物资,确保员工上班期间使用。这正是三明支持中小微企业共渡难关十二条措施的一个缩影。 2月10日,位于沙县金沙园的康尔佳是一家主营卫生用品生产的企业,拥有多条卫生巾、卫生护垫等先进生产线。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地口罩频频告急,公司积极落实市县部署,在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基础上,转产改建2条口罩生产线。目前,成人及儿童两款口罩生产线的辊体、芯轴等组件已完成,预计本月20日前可实现投产,届时日产口罩可达10万个以上。  应对疫情,三明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恢复生产。三明市还出台了30条措施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力支持和组织推动各类生产企业、建设项目复工复产,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截至2月12日,三明市工业企业已复工规上工业企业411家,已到岗员工约3万人。 在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和复工承诺报备的前提下,突出稳字当头,按照保障民生企业、重点龙头企业、产业关联企业优先复工复产"三优先"原则,着力解决企业在复工复产中存在的人员返岗、原辅材料运输、防疫物资保障、资金供给、市场开拓等问题,推动企业分类分批有序错峰安全复工、能复尽复,力争到2月23日复工率达到80%以上。 三明积极组织开展生产自救,重点推动三钢劳服公司和汇天药业合作的口罩生产线尽快建成,力争2月底前日产能达到75万个,同时,加快推进维真园医药、西埔医药等7家消杀类产品生产企业审批,加大消杀类产品市场供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