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三明频道> 文史 > 正文

李纲旧居:兴国寺

2014-04-22 10:0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蔡意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兴国寺

宣和元年(1119年)六月,京师大水,李纲上书陈政见:“阴气太盛,当以盗贼外患为忧。”朝廷恶其言,遂罢国史编修,谪南剑州沙县监管税务寓居兴国寺。李纲日后果然复出,宣和七年(1125年),金兵南侵,他上御戎五策,论御寇用兵二十事札子,并任兵部尚书。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进逼京城,李纲劝阻钦宗出逃,以尚书右丞任亲征行营使,率领军民保卫京城,英勇抗敌。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任宰相,提出抗金救国十策。主张顺应民心,励精图治,收复失地,实现统一祖国的大业。如此日理万机,轰轰烈烈的事迹,验证了定光佛的“青着立,米去皮”靖康年间,“那时节,再光辉”的谶语了。

八百年后,1934年1月25日,彭德怀司令员、滕代远政委、杨尚昆副政委率领中国工农红军东方军三军团攻克了沙县。从此,沙县有史以来第一个县级工农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沙县革命委员会在兴国寺宣告成立,并且在此召开庆功大会。兴国寺墙边的那棵郁郁葱葱的橄榄树,彭司令栓过战马。睹物思人,彭司令骑战马的威武形象和那匹高头大马嘶鸣的情景让后人遐想和追忆。“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这是毛泽东在1935年对彭德怀将军的赞颂。革命先辈为中国革命建立的丰功伟绩和他们的革命精神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假若没有李纲,兴国寺纵然崔巍,也会显得多么寂寞!假若没有彭德怀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兴国寺也将黯然失色!兴国寺让前人和后人悚然慕之。

兴国寺1984年列为沙县首批文物保护单位。现辟为“沙县一中校史展览馆”和“沙县一中国防教育展览馆”。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