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三明频道> 区县速递 > 正文

建宁:闽江正源的生态故事

2014-05-19 17:13:37 来源:  责任编辑:王琼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家家都建沼气池

走进黄坊乡仍田村,61岁的陈高金老人高兴地为我们展示他的沼气灶。        

一打火,一股蓝色火焰冒了出来。“自从有了沼气池后,煮饭、烧水都不用柴了,又清洁,又省事。”他说,家里养了3头猪,猪粪生成的沼气完全够用。

陈高金所在的小组有30多户,家家都建沼气池。“县里有补助,干净又卫生,还节约了砍柴的劳力,大家伙都乐意。”村支书朱妹莲说,一口8立方米的沼气池造价3000元,各类补助加起来有2000元。

现在,建宁沼气池保有量2250口,一年节约薪柴1.35万立方米,相当于1.8万亩薪炭林的年生长量。

保住林木,就保住青山;山绿了,水才清。目前,建宁的饮用水源地的水质,各项指标均达到二类标准;对照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14项指标,达标率100%。

去年以来,建宁又规划63个水资源保护项目,从入河排污口布局与整治等7个方面,展开“护水”行动。

同时,一批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实施。今年,仅宜居环境建设行动计划项目就达45个。

这么多的项目要实施,钱从哪里来?“生态补偿资金提供了帮助。我们又精打细算,把项目资金捆绑整合,发挥项目资金的杠杆作用,花小钱办大事。”建宁县环保局局长邹昆仑说。

幸好当年没砍树

在濉溪镇高峰村,绿水映青山,白墙衬青瓦;花红柳绿间,游客如梭。

高峰曾是建宁第一贫困村,村民原来都住在海拔千米的高山上。上世纪80年代,闽江源被列入省级自然保护区后,村民陆续搬到山下。村民林永贤回忆说:“绝大部分林地被划入生态公益林,全村林地只剩下3000亩。”

为村民生计着想,省里出台生态补偿政策,凡是被划入生态

公益林的,都可获得补助。但当时,村里仍有许多人不理解:那么好的树不让砍,多可惜。

2006年,建宁发展生态旅游,拥有“省级生态村”名片的高峰村很快脱颖而出。

高峰村位于峡谷口,有典型的石蛋群地貌;村后有古驿道,沿途林木葱郁、空气清新,还有2个瀑布群;村旁河道清幽,流水潺潺。利用这些优势,村里招商引资,开发了皮艇漂流、古道驿站、雌雄双瀑、QQ农场等生态旅游项目。县里利用生态保护专项资金,为村里建设旅游设施,提升硬件。

去年,高峰村民人均收入11055元,其中40%的收入来自旅游业。

“大家回过头来看,幸好当年没砍树。”林永贤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