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改12年电价上涨超过三成 国网仍是隐形巨头
2014-06-05 12:02:21李春莲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小傅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未触动电网利益直购电致电价半市场化 据统计,电改十几年来,电价全国平均累计涨幅超过了17.54分/千瓦时,上涨了30%-40%。涨价的主要因素是上游一次能源和运输费用大幅度上涨所致(十年中,一次能源价格上涨了约2.5倍)。但是,这其中不排除有不合理的因素。 而实际上,我国电价颇高一直备受争议。 据了解,目前,浙江的工商业用电最终实际价格普遍在1元/度以上,而当地的火电上网标杆电价在0.4元/度左右。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从电厂发出电,到工商业用户最终用上电,这近0.6元/度的价格基本都到了国网的口袋中。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目前的电改被炒得沸沸扬扬,但仍旧未触动国网的利益。 沈萌认为,电改目前的关键节点是电网,发输配三个环节。上一次电改基本将发电端独立分出。但输配电一体化始终没有动摇的迹象,而且以国网为核心的输配电系统,当年还遗留部分发电资产,可以说国网在电力领域还是一个隐形的巨头。由于输配电迟迟未能进一步分解,导致电改多年来未有进展,因此国务院提出大用户直购电作为一项改革突破口。 但是,从目前电改的进程来看,大用户直购电只停留在突破口,距离真正的电力市场化还很远。 有不愿意具名的电力行业分析师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直购电模式仍存在一定的局限。如果发电企业和电力用户签订好合同后,电网却不进行输配电服务,将导致直购电搁浅。因此,目前的电改仍未触及输配电这一矛盾。 他认为,以大用户直购电为切入点进行电改,有两个矛盾。一是独立的输配电价机制尚未形成;二是电企的最大客户往往是高耗能企业,直购电电价降低后,有可能助长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发展,这有悖于电改的初衷。 沈萌表示,直购电模式虽然仍无法撬动输配电一体化模式,但至少电价不再由国家电网一家说了算。直购电的电价将由供需双方议定部分加上根据输电距离及单价确定的电网部分组成,电网价格部分将更加透明和固化,而议定部分更加市场化和灵活。也算是在不触动电网利益的前提下,使得电价半市场化。 不过,大用户直购电制度试点工作开展十多年,至今却无法得到大范围推开。 “来自电网公司的阻挠是主要因素,如今想要有所突破必定先从电网内部改革开始。”宋智晨表示。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