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三明频道> 三明综合新闻> 社会 > 正文

三明殡仪馆传承文明 员工每天90度鞠躬为逝者送行

2015-03-25 10:32:37阮 忠 范立淮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肖晓敏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祭拜长廊

[核心阅读]

每天,在移动逝者遗体之前,他们整齐列队,90度鞠躬,向生命敬礼;每天,在遗体进入火化炉之前,他们再次整齐列队,90度鞠躬,为逝者送行。

这是我市一群为殡葬改革创新服务默默奉献的人们。

市殡仪馆,30名职工,常年面对谢世者的遗体,工作在哀乐声中……就是这批职工,以自己的职业责任,抒写着三明文明的故事。

“与人见面不能说你好,道别也不能说再见。”

“与人见面不能说你好,道别也不能说再见。”殡仪馆曹主任十分平静,显然他已经适应了这种职业环境。198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的他,2006年从市民政局调到三明殡仪馆工作。10年来,接电话始终是他的心结。如果不是求办丧事,对方一听到他的声音就把电话撂下了。“没有人来拜年,不敢主动去串门,也没有几个朋友,人家有些忌讳我们。”曹主任说,“殡仪馆有位老职工,在岗位上成长为市劳模。几年前的一次会议用餐,自我介绍后,整个餐桌上的人都悄悄走开了。”

职业歧视的事儿,个人会做出强烈反应,单位也不例外。2012年9月,殡仪馆通过政府招标采购两台某合资品牌汽车。交车投入使用后,当月销售单子报到厂家,厂家发现车子是殡仪馆用的,立刻责令经销商追回。洽谈中,厂家的意思是只要交回车子,可以全额退款。曹主任说,“后来,我们只能以职工个人的名义购车,再过户到单位。”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三明殡仪馆的职工仍以他们对职业的执着,触摸了全省殡葬系统的高点,他们创造了全省“十个第一”:“向生命敬礼”服务、花圈租赁服务、没有遗漏的全员职业化培训、电子化殡仪服务……

“我们提供免费的WIFI服务,群众更方便了!”

三明殡仪馆地处郊区,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架设的电话线路常常发生故障,移动信号也时好时坏,更不用提WIFI上网的事。

“优质服务要从电子信息化做起!”市民政局下决心要做这件事。然而,当与原来的通信运营商联系,他们提出,为三明殡仪馆布3公里多的电缆专线,要投入10多万元,成本高,不划算不愿做。于是,市民政局找了三明联通公司,顺利装上了宽带,WIFI信号覆盖全馆。曹主任说,“我们提供免费的WIFI服务,群众更方便了。”

2014年清明节前夕,厦门职业技术学院的一位吴姓教授回三明为家人购买墓地。她到富兴陵园察看公墓交通环境、绿化情况、墓穴地点后,征得家人同意后当场通过POS机刷卡付款2.4万元。“我是准备一星期时间来办这件事,没想到半天就办好了。”

现在,三明殡仪馆的现代化气息浓了:网络宽带畅通、缴费终端便捷、挽联实现电子化,告别遗像采用投影,还可播放生前影像,变告别为追思……

“花圈循环租赁,一年可为群众省下120多万元。”

2011年4月,市政协代表蔡绍协等人提出的“花圈循环租赁”提案得到采纳。于是,三明殡仪馆推行的殡葬制度改革被推到最前沿。

烧纸钱、烧纸楼、烧纸车、烧花圈……这是中国几千年的老传统,活着的人以此方式寄托哀思。在三明殡仪馆,如今只残留烧纸钱、烧花圈和遗体火化。虽然烧遗体的烟尘,是通过焚烧炉的设备更新解决的,所有指标已达到环保标准,但“花圈循环租赁”制度面临的挑战绝不亚于当年推行遗体火化制度的压力。

于是,市殡仪馆引进了一批高仿真花圈。“档次上去了,钱省了,环保问题解决了。”就这样,一个多月时间,花圈循环租赁制度在三明殡仪馆得到了全面落实。

曹主任说,“在此之前,用户放着每个花圈40元不租,宁可去买一个120元、140元的花圈烧掉。一家人买花圈都要花几千元,如今省多了。高仿真租赁花圈一个租金45元,只要祭烧挽联、不烧花圈,大家都受益。”

“向生命敬礼是我们亲情服务的核心。”

火化工丁春荣说,在为逝者送行的过程中,移灵和火化入炉两个环节,工作人员都要对逝者行鞠躬礼,这是对逝者的尊重,也是体现我们城市文明的服务。

2014年8月,市直机关的邓某患绝症53岁谢世,逝者妻子呼天哭地悲痛欲绝。殡仪馆城市接应组4名工作人员来到市第一医院,在病房外走廊,默默地候着,等待家属的情绪平缓。

工作人员轻手轻脚地为逝者整理遗容。从眼睛开始,五官、面部、发型到着装,温柔、仔细,宛若亲人。最后,4位工作人员整齐地站在床尾,面对逝者立正,行90度鞠躬礼。病房里,宁静而肃穆……

2013年5月,一位30开外的女性外来工带着两个不满10岁的孩子为意外丧生的老公送丧。当时精神崩溃的她孤身无援,茫然不知所措,班组人员把她丈夫遗体进行清洗、穿衣、整容、化装,当她看到丈夫干净整洁的遗容时,她领着孩子给班组人员跪下来,一直重复着一句话:“谢谢,谢谢……你们是好人!”

“在殡仪岗位也可以做得很精彩。”说话的是接运工兼化妆师郭思阔。他于2013年4月被评为三明市劳动模范。他说,“我们既要学习临终守孝、小殓、入殓、报丧、改服等传统殡丧文化,还要学习移风易俗、节能环保的现代殡丧文化,找到两头兼顾的最佳结合点。”

“我们的殡葬事业,传承着殡葬文化发展和社会文明!”

三明殡仪馆事业的推进和发展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动。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市殡仪馆占地面积不足,道路年久失修,专业设备陈旧,园林绿化不尽人意,火化机超过服役期限,特别是市区丧葬活动转移到殡仪馆进行后,相关设施已难以满足需求。

从2006年起,市财政先后投入3000万元,按照国家二级殡仪馆的标准对市殡仪馆进行全面改造,引进了环保型清烟除尘的新式火化机。改造后的市殡仪馆占地面积从原来的34亩扩大到50亩。

郭志峰和李敦秀是三明殡仪馆的“夫妻工”。他们见证了殡仪馆的发展历程,如今,守灵厅重新装修后,净白明亮,减少了“阴冷”让人毛骨悚然的感觉;冰冷的水泥祭台也更换为传统木制的供台,黑纱白花背景更换为鲜花簇拥的喷绘祭奠背景墙,增加了心理慰藉的元素;LED电子挽联和具有浓厚传统文化的精美讣告牌软化了阴风透骨的视觉阴影;感应式水龙头替换了手动式水龙头,细节体现了人文关爱;园林的重新规划和重新布局让馆内环境更像公园……

2014年3月,三明殡仪馆建成了140米长的二十四孝文化祭拜长廊。每年清明前后,这里都有1.3万多人聚集,传达着对逝者的一份尊重,一份追思,一份缅怀。

这里是人生的最后一站,也是传承着殡葬文化发展和社会文明的另一扇窗口……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