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林改“改”出生态富民路
2015-12-17 11:20:01罗鸣灶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肖晓敏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先行先试,创新林业金融产品 推进林改,加快林产业转型升级,离不开金融业鼎力支持。 市林业局副局长潘子凡介绍说,全市现有森林面积2645万亩,按亩均3000元计算,森林资源资产总价值约800亿元,如果有20%实现抵押贷款或流转交易,就可盘活160亿元,这对于调动林农积极性,加强森林经营,保持资源增长意义重大。 围绕林权融资做文章,我市林权抵押贷款破冰前行,国家开发银行与永安建立了政府信用体系平台,通过永安国投公司“试水”林权放贷,虽然满足了部分林农贷款需求,但贷款周期与林业生长周期不匹配等问题依然存在。 金融部门为何顾虑重重?原来,银行没有专业评估团队,不同地块的一亩林地到底值多少钱银行不内行;其次,贷后管理难度大,放款后山林需要管护;最后,林地后期处置时间长、难度大。 在新一轮林改中,我市把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支持林业发展为切入点,积极推进林业资源资产化、资本化。 为了打消金融部门顾虑,我市组建了12家林权收储机构。“我们可以组织专业评估团队,对林农申请抵押贷款的林地进行全覆盖评估,然后再为银行出具贷款建议书。”三明中闽林权收储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金曙说。 评估问题解决了,放贷后林地风险如何化解?我市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福建分公司和省闽投资产管理公司合作,形成了资产评估、森林保险、林权监管、收购处置、收储兜底“五位一体”林权抵押风险防控机制。 去年,兴业银行三明分行在全国首推林权按揭贷款,永安林农周爱民用1300亩山林作抵押,在兴业银行三明分行办理了200万元、15年按揭贷款,开创了林权抵押贷款新模式。 为了解决林权流转中受让方资金不足问题,今年10月,兴业银行三明分行又推出了“林权流转支贷宝”新产品。 针对中幼林、毛竹林、经济林贷款难问题,我市推出“林业互联网金融P2P”,实现了林业不同树种、年龄与金融对接全覆盖。 推进林权抵押贷款,使林权证能像城里人的房产证一样办理抵押贷款,走活了林业发展一盘棋,破解了林农贷款难、发展林业缺乏资金的难题。今年以来,全市新增林权抵押贷款14.5亿元,约占全省新增林权抵押贷款总额三分之一。 金融活水唤醒沉睡的“绿色银行”。林农说,过去几年甚至几十年才开一次门的“绿色银行”,现在可以灵活取兑了……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