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三明频道> 要闻 > 正文

三明工匠·年味 宁化一个草根剧团的执着坚守

2016-01-13 09:53:26刘才恒 来源:刘才恒  责任编辑:肖晓敏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演出前巡游

2004年,村里礼堂漏雨,存放在舞台上的戏箱受潮,戏服全部烂掉。大伙又只得集资3万多元,买来新的戏服,同时还添置一些设备。

凭着对祁剧的热爱,大家坚持下来。虽然条件有限,但让杨兴文感到自豪的是,剧团每年都要外出演出一个多月,每年演出达100多场。群众自发赠送给剧团大大小小的牌匾、锦旗有十多幅。甘苦备尝的乡村演出

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刚过,剧团就被请到本县乡镇或江西等地去唱戏。随着戏单接踵而来,演员们有时要在外一个多月。

台上风光,台下却尝了不少酸甜苦辣。剧团一般头天下午到演出地,布置好演出场景,白天和晚上各演一场,演出结束还要卸妆、换服装等,通常要忙到凌晨才能休息。

演出完,演员们就铺上自带草席棉被在舞台上休息。“有时,有的演员还带了孩子一起去,孩子就睡在戏箱里。”演员伍世煌说,天冷时,大伙就扯来戏服盖在身上御寒。

有时到偏远山村演出,还得步行。对方会派人来接戏箱,但长途跋涉也很辛苦。2004年正月,剧团接到建宁县一个乡镇的邀请。剧团人员从早上走到下午两点。天冷,下着雨。“到了演出地,全身都湿透了。”演员张立香回忆起来还记忆犹新。

尽管很辛苦,但是大伙儿都觉得快乐。1963年,在水茜乡演戏,天下着大雪,他们一直演到天亮。台下有人还穿着蓑衣看戏。乡村文化活动少,村子里在演戏,村人都会招呼亲朋好友看戏。对演员们也很热情,请演员们吃饭总是有酒有肉。

剧团演出一场2000元左右,刨去各种开支,分到每个演员手上只有100元左右。“钱虽然不多,只要大伙爱看我们的戏,我们就觉得满足。”杨兴文说。执着坚守的尴尬与期望

团长伍雄水负责演出的音响和后勤。“现在看祁剧的人都是老观众,很少有年轻人感兴趣。”伍雄水说,现在娱乐方式多了,看祁剧的人少了。剧团的业务基本是靠承接乡村庙会及春节期间的单子。

为维持下去,剧团曾想过各种办法吸引年轻观众,2000年起,剧团新增了歌舞。“演祁剧前,先来几段歌舞,吸引年轻人看。”伍雄水说,把祁剧传承下去,让老百姓真正喜欢,让年味更加浓厚。

起初,剧团没有音响设备,没有字幕。为解决这个问题,从2005年开始,剧团每年都会从演出收入中,预留一些钱用于添置设备或戏服等,其余的钱用于分成。剧团演出基本告别了“唱戏靠吼”的时代,但其他设施目前还没有办法更新。

如今,县里也很重视这些剧团的生存状况,县文化馆会资助祁剧团一些电子设备。2013年,宁化县气象局与文明办还共同资助了剧团5000元。然而,这远远不够。伍雄水说,现在的音响等设备还是多年前置办的。很想买一套新的显示设备,要6万多元,依靠现在的财力很难。

“祁剧难学,不是一两年就能学成,现在年轻人都在外面打工,谁也不愿来学戏。”杨兴文认为,这也是剧团面临的最大困境。

相关链接:

宁化祈剧由湖南祁阳县传入,至今已有270多年历史。民国11年,以龙明信为班主的“新福祥”班来宁化演出,且收徒传艺。在其影响下,1958年,全县成立业余祁剧团35个,如今还活跃的祈剧团只有河龙祁剧、中沙石门山祈剧团、安远祈剧团及巫高祁剧团。祈剧唱腔高亢、激越,曲调轻快、流畅,保留剧目有《一捧雪》《二度梅》《珍珠塔》《满堂福》等数十个。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