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读报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纪实 森林生态惠及民生

2016-08-12 10:37:12彭峰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肖晓敏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青山环抱,绿意兴城,走进三明,就像走进一座大森林。”许多初到三明的朋友,都会由衷赞叹这里优美的自然环境,甚至滋生出到此定居、就业、创业的想法。假如,他们真的留下来,那一定会对三明的森林城市特色有更深刻的理解。

自2012年12月申请创建国家森林城市,2013年3月获国家林业局批复同意以来,我市迅速推进各项创建工作,精心组织,重点实施城乡绿化一体化、江河流域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灾害防控、森林经营、用材林及笋竹基地建设、林业生物产业建设、兴林富民、海峡两岸林业合作示范、生态文化等十大工程建设。

如今,我市已进入“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审批的实地核查阶段。经过自查,我市各项指标均已达到或超过《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的要求,彰显出“森林惠民、森林富民、森林育民”的特色亮点。

森林生态惠及民生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三年多来,我市完成绿化造林8.39万公顷,市域森林覆盖率提升了3.94个百分点。而在广大的城镇和乡村,也焕发出蓬勃的绿色生机。伴随着造林面积的增加,三明人的绿色福祉不断增长。

截至2015年,三明市城市建成区绿地达5601.76公顷,城区绿化覆盖率43.09%,人均公园绿地14.03平方米。城区满眼皆绿,公园绿地500米范围内对居民区覆盖面积比例达95.13%。

在城镇和乡村,省级森林城市建设被纳入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工程。三明市及所辖明溪、永安、清流、宁化、建宁、泰宁、将乐、沙县、尤溪这9个县(市)已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县城),基本实现省级森林城市县城全覆盖。新增乡村绿化面积538.5公顷,林木绿化率为36.57%,新建绿化示范村庄382个。

在以绿为主的大环境下,一大批涉及森林生态的民生工程,也相继竣工。以城市绿道建设为亮点,三年多来,我市建成城区、县区绿道295公里,三明城区绿道还被列为全省最有特色的绿道之一。如意湖湿地公园、永安万竹山公园、清流苏区广场、宁化河滨绿地公园等城市公园绿地先后完成,“一县一郊野公园”“一村一公园”建设不断推进,绿色福利惠及城乡广大群众。

在三明的各大人流密集区,目力所及之处总有一个绿色的天地,就如同一个小型的森林公园,甚至连一些沿路、沿边的小细节地段,也是绿意盎然。三年来,我市积极打造路网水网景观,建设城市快速通道生态景观带、高速高铁与建成区连接线

绿化带,以及抓好各类型道路宜绿化断带路段、栽植稀疏路段的补植加密工作。同时,更加注重完善江、河、水库等水体沿岸绿化和河流湿地保护工程,以及沿路、沿河一重山自然生态保护工程。

目前,以城市和村镇为“点”、以河流和交通干线为“线”、以块状森林为“面”,全市森林网络基本建成。三年来,全市累计完成通道绿化1805.8公里,道路林木绿化率达89.5%。完成市辖区“两沿一环”(沿路、沿河和环城)一重山绿化2.78万公顷,城市重要水源地植被覆盖率76.86%,水岸林木绿化率90.73%。

林业产业富民强企

去年,我市实现林业总产值788.7亿元,比2012年增加31.9%。其中,规模以上林产工业产值达626亿元,比2012年增长48%;生物医药及生物产业产值达112亿元,比2012年增长73%;以笋竹、油茶、花卉苗木、林下经济等为主的特色富民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年均增幅超过10%。

这一组数据充分表明,我市林业产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当前,培育大径材林、种植珍稀树种、发展林下经济、分享产业红利等有效途径,也使我市广大林农在林业产业发展大潮中,纷纷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同时,我市还通过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和服务举措,不断推动林业产业的发展,让广大林农享受到发展带来的更多实惠。

产业要做大,政府要扶持。我市坚持按照“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的总体思路,持续推进“一企一策”龙头扶持,强化项目跟踪和协调服务,引导企业向园区集聚,提升林产品的产出效益。比如,我市扶持永安林业、青山纸业、金森林业等529家规模以上企业,争创国家级品牌10个、省级品牌86个,培育上市公司5家,四项数据均居全省第一。

按照“一产接二连三”的模式,我市以森林经营示范走廊为品牌,开展“抓特色、创品牌”活动,抓好明溪红豆杉全株利用、永安现代林业示范走廊、大田珍贵树种基地、明溪马尾松大径材示范片等20个“一县一品”特色工作项目。永安市被确定为全国首批森林经营样板基地、国家珍贵树种培育示范市、国家竹产业科技示范园;大田县、尤溪县被列为首批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试点县;建宁县无患子基地被确定为国家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化示范基地。

另外,我市还通过学习借鉴广东、浙江等林业产业发达省份的经验做法,积极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依托林博会平台,推广“互联网+林产业”模式,拓宽林产品流通渠道。目前,我市已建成“春舞枝”“林品汇”等福建省内首批林业电子商务平台,成立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林业电子商务分会、全国首家林业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林业大宗商品交易额达到1500多亿元。

每年11月,我市还通过举办海峡两岸林业博览会暨投资贸易洽谈会,宣传推介全市的农林特产品,营造出浓厚的商业氛围。去年的这场盛会上,参展企业已超过500家,展示展销品牌商品超过2000种。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