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纪实 森林生态惠及民生
2016-08-12 10:37:12彭峰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肖晓敏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森林文化普育人民 森林需要建设,更离不开保护。自“创森”工作启动以来,我市强化生态公益林、天然林、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重要生态功能区位的强制性保护,划定重要生态区位林926万亩,占林地总面积的32.58%。三年来,从未发生严重非法侵占林地湿地、严重破坏森林资源、严重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重大案件,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工作均控制在省定指标内。 在有效保护森林生态资源的同时,我市还积极构建森林文化,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在三明人民心中,奏响了“绿色共建、协调共享”的和谐乐章。三年来,我市积极举办“三明林业精神”“三明林业标志”“三明林业歌曲”等征集活动,开展“创森杯”征文赛、摄影赛等宣传活动,举办“树王”“最美乡村风水林”“竹王”“花王”等评选活动。每年,还举办世界湿地日、爱鸟周、义务植树等生态科普活动。 在完善宣教基础设施建设上,我市新建了“福建(永安)林改陈列馆”“竹天下”“万竹山公园”“宁化水土保持科普示范园”等一批生态科普宣传基地。同时,积极完善科普场所,重点抓好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水利风景区等科普设施建设。我市先后建成了三明城市绿道与沙溪滨水步道、竹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园,新建了总面积1600平方米的永安市生态文明建设馆。另外,还建成了集珍贵树种木雕、木器收藏与古建筑为一体的泰宁明清园,打造了当代文化名园“清流桂花生态科技园”,依托金丝湾森林公园创建了金丝湾森林生态文化走廊。 三年来,我市先后开展了各类生态科普教育(文化节)、“创森”主题活动102场。为扩大宣传教育的效果,我市还充分利用各类传播媒介,开展“创森”政策、舆论、典型宣传,做到电视有图像、广播有声音、报刊有文章、街头有标语、墙头有板报,营造出人人爱绿色、人人护森林、全民共建森林城市的浓厚氛围。 为促进森林文化产业发展,提升生态文化影响力,我市依托现代林业生产基地、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林博园、永安竹天下等集聚地,以及清流桂花园、明溪南方红豆杉基地、永安珍贵树种繁育基地、将乐紫薇园、尤溪樱花园等20个珍稀植物基地,通过串点成线、连线成廊、延廊成环,构建了“全景环线、示范长廊、精品线路、基地集群”四位一体的“环、廊、线、点”森林生态文化产业空间分布格局。 发挥森林生态效益、壮大林业产业集群、挖掘森林文化内涵,实现“森林惠民、森林富民、森林育民”,是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终极目标。而今,这一宏伟蓝图,正在三明大地尽情演绎……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