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读报

探访“中央红军村”石碧村:永远的红色家园

2016-09-28 10:36:30赖全平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肖晓敏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红军医院纪念园

80年前,这里点燃革命的火种,群众纷纷参加革命,成为“扩红模范村”。80年后,这里传承着红军精神,旧貌换新颜,成为“全国文明村镇”。宁化县石壁镇石碧村,一条宽阔平坦的繁华大街穿村而过,犹如历史的长河缓缓流淌……

中央红军村

红军村,138人参加革命

石碧村地处宁化西部,距县城20公里,现有在册烈士92名,是三明市革命烈士最多的村,被誉为“三明革命烈士第一村”,2012年9月被三明市命名为“中央红军村”,2011年12月被授予“全国文明村镇”。

1929年,石碧村建立党小组,村民纷纷入农会、闹暴动、建政权、当红军、支前线、打土豪、分田地,积极投身革命。1932年8月,红军独立第七师成立,第二年在石碧村张氏宗祠设立红军独立第七师野战医院,得到当地村民的大力支持。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石碧村仅有118户980人,就有138人参加红军和赤卫队。1933年,中央苏区扩红运动,石碧村有28人参加红军,被评为“扩红模范村”。

石碧村当年曾出现“父送子”、“妻送夫”、兄弟双双当红军的感人场面,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红军大力支持,多次受到中华苏维埃中央机关报《红色中华》的表扬。石碧米酒至今还被称为“红军可乐”。张先的两个儿子上前线,他嘱咐儿子要英勇杀敌,还说:“可惜我太老了,不然我也要去消灭敌人。”

在第五次反围剿最激烈、最困难的时候,石碧村成为红军后勤保障基地,建立起各种组织,如洗衣队、伤员服务队、宣传队、代耕队等,组织妇女做军鞋,全力支援前线,抢救伤病员。在这块红色热土上,曾涌现出宁化县早期杰出的共产党员和优秀的红军指导员。

1928年8月,张瑞标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红军优秀指战员。由于他作战勇敢,屡建战功,很快升为班长、排长。1931年秋,他受命回乡发动地方革命武装,历任游击队长、连长、团长,1933年3月任福建省军区独立第七师副师长,后任红十二军34师副师长。1934年7月,在武平钟堡村与敌钟绍奎部作战中,他亲自挑选30名战士组成突击队,率队向敌人发动进攻,不幸身中数弹,壮烈牺牲,年仅27岁。

石碧村张河银老人的父亲和叔父参加红三军团,在湘江战役中壮烈牺牲;村民张仁谱的叔父曾经是宁化县苏维埃政府的秘书,后来牺牲在江西瑞金……当年看到红军要离开了,许多年轻人还在犁地、赶集,毅然扔下手里的活跟着红军走了,走时打着赤脚,甚至连枪都没有,却再也没有回来。“不少家庭因为青壮年全部参加了红军,牺牲之后整个家庭都没有了,甚至连姓名都很难考证。”村民张凤平感慨道。

红军井、红军桥、红军标语、红军水缸、红军独立第七师第2团宿营地旧址、救护所旧址……石碧村的红军遗址随处可见,激励着一代代客家儿女。2001年10月,石碧村修建了一座烈士纪念碑,刻上烈士的名字。每到清明,村民们都会带着孩子来扫墓,让他们接受革命传统的洗礼。2011年,当地政府在原红军独立第七师野战医院遗址新建“宁化红军医院纪念园”,纪念馆内展出大量红军实物、文献材料、照片、示意图等,再现革命的峥嵘岁月,成为三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