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石痴”李春孟 藏有1000多方的奇石
2017-03-24 10:11:15郑宗栖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肖晓敏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认识李春孟的人都说他是个“石痴”,钟情于石,痴心于石,藏有1000多方的奇石。有人说他“玩物丧志”,他却说,玩的是一种灵魂、一种精神、一种意志和意念,在把玩中收获快乐…… 觅石:八方奔波 走进位于大田党校的岩城奇石馆,架子上,书柜里,甚至是墙角边,琳琅满目的尽是一方方精美的石头,有的色彩斑斓纹理鲜明,有的素雅清致温润人心,有的灵动逸致行云流水…… “别小瞧了这些石头,石虽不能言,但每一方都是有生命的。”馆主李春孟指着墙角边一堆还来不及处理的石头说,“这些石头没有经过雕琢,没有粉饰,还保留着天然的本真,等有闲情逸致的时候再去‘侍候’它们。” 李春孟说,一开始接触石头时,纯粹是因为好玩。2005年,他在老家建设镇经营花圃,感觉花架上空空的,想找一些石头装饰一下。他找来一辆三轮摩托车到邻村的河滩去捡石头。“当时,还不懂得石头美在何处,只要色彩丰富、石形较好的都一股脑儿地往车上搬。”李春孟说,几年下来,他捡了好几车的石头,请懂行的人来看,结果几乎都是“废石”。 石头是废了,功夫也白花,但李春孟没有死心。2012年,他进城生活,接触了大田一些奇石爱好者,对奇石的兴趣愈加高涨。经营花圃的同时,他开了一家奇石馆,请妻子张兰香专门来看馆。这个馆也成了大田奇石爱好者聚会、交流的场所。通过不断摸索,他对奇石有了更深入地了解,也捡拾到了不少精品。小溪小河边、深山老林里,到处都能看到李春孟觅石的身影,精美的奇石从大自然里走来,在他的奇石馆里“安营扎寨”。 对于每一块石头,李春孟都视如珍宝,悉心呵护。清洗、消毒、抹油,还专门为它们“量身定做”了精致的实木底座。为每方奇石取个贴切的名字是他最用心的事,一个好的名字涵盖了文字、艺术、历史、天文等知识。查阅资料,冥思苦想,有时为了取好一个名字,他几夜不能寐。“捡了八年的石头,才找到玩石的灵魂,才知道奇石的博大精深。”他笑呵呵地说。 为了提高观赏石的鉴赏水平,他先后到北京、广州等地4次参加全国观赏石鉴评及评估培训班,取得国家一级观赏石鉴评师证书、国家中级观赏石价格评估师证书;五年中,到全国16个省份学习交流赏石信息、赏石心得;先后在上海、南昌、厦门等地参加奇石展品30多场次,获金银奖20多项;在《赏石大观》《中华奇石》等杂志发表赏石文章10多篇…… 爱石:以石为友 李春孟今年41岁,种过田,做过鞋,养过花,目前在大田境内建有4个苗木基地,种有罗汉松200万株,紫薇10万株,红叶石楠10万株。玩石头之初,他被父亲反对过,别人也劝他不要“玩物丧志”。 “‘回头问双石,能伴老夫否。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这是白居易晚年辞官,闲居洛阳,与石为友,所作的《咏双石》。只有明白其中道理的人,才会体会到其中的乐趣。”李春孟说,这些石头承载他的内心世界,寄予他的情感,甚至是诠释他的所思所想。“石头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独一无二的艺术品,但它可能藏匿于某一角落,这需要我们去挖掘它,去发现它的美。”正是那一份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虔诚,为他的藏石路平添了无数的欢乐。 在李春孟的藏石中,有一方奇石叫“北京猿人”,是奇石馆的镇馆之宝。结缘这方石头还有一段佳话:一包“中华”换来大宝贝。2013年春,他一大早顺着文江河一路向下游寻找石头,直到傍晚时还是两手空空,心里感到万分不舍。无意间,看见河中间的滩涂上有一方带颜色的石头,在夕阳余晖照射下闪闪发光,但河水太深,只能感叹无缘。 正打算回家时,刚好一艘捞沙船经过,他请船主带自己到江中间捡石头。捡到后,高兴得赶紧跑去买了包中华烟送给船主。回家后,他又迫不及待地将石头洗净擦干,细细品味。像什么?一只棱角分明,五官清晰可辨,栩栩如生的猴子形象凸现了出来。 五年来,这方“北京猿人”在上海、厦门、三明等地参加展览,获得点赞无数,好多人希望花高价收藏。顺昌县博物馆也想收藏这方奇石,作为打造“大圣文化”的名片石,但李春孟舍不得出手。“除了爱家人,我就爱它了,是最爱,没有之一。如若卖它,我宁愿卖房子。” “黄金有价石无价。”李春孟说,“藏石不是升值而收藏,藏石要为之‘爱石积德,以石立志’。” 觅石过程中,有太多的巧遇让李春孟欣喜万分,也遇上过不少险遇亦让他心悸不已。一次,他去梅山一处河滩上捡石头,看到河滩水流干枯,他直接将皮卡车停在河滩上,然后顺着河床往上游走。大约一个钟头时间,一个当地村民一边跑过来一边大声叫喊,告知他车子被湍急的河水淹了半个轮子了。原来,上游的水电站突然放水了,因为埋头搜寻,他全然没有发现,这才惊出一身冷汗。 觅石遇险,人掉进水里、车子半路抛锚等等都是常有的事,但这丝毫没有打消他对石头的痴迷,反倒让他对石头的爱恋愈发不可收拾。也正因为如此痴情,他在大田藏石圈中声名鹊起。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