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老乡义守帝师墓24载
2017-04-14 09:48:34赖全平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肖晓敏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郭锦贤向大学生志愿者介绍陈宝琛的生平事迹。 “人在宁化心在马尾,这几天我老惦记着帝师墓,清明节期间游客多,墓地该不会太脏吧?”4月8日,宁化翠江镇小溪村一间普通的民房里,62岁的郭锦贤一吃完早饭,就坐下来给91岁的母亲梳头。他感慨道,这次回宁化祭祖很匆忙,本想多陪陪母亲,但放心不下墓地,准备下午就启程返回福州。 福州马尾天马山公园北侧,有一条不起眼的陡坡。沿着坡,走上93级石台阶,就到了帝师墓——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陈宝琛的墓园。和往年一样,清明前夕,宁化老乡郭锦贤早把墓园打扫得干干净净。今年3月,他还与大学生志愿者一起在墓地四周种上110棵茉莉花。 郭锦贤(右一)与新一代的帝师墓巡护人在一起。 ◢为了一句承诺 1979年,郭锦贤毕业于福建建筑工程学校,后辗转永安、顺昌等地水泥厂任职,1990年5月调入福州市开发区房地产管理所工作,2015年退休。他义务看护帝师墓24年,曾入围“中国网事感动2012”候选人,获2012年度“福建好人”、2013年马尾“十佳志愿者”、2014年马尾“最美家庭”等称号。 非亲非故,他为何要为陈宝琛守护墓地?郭锦贤说,他与帝师墓的缘分纯属偶然。1993年的一天,他在房地产管理所上班时,遇到前来办理业务的陈宝琛曾孙媳刘女士。闲聊时,刘女士提到,她的曾祖父陈宝琛的墓地就在马尾,其后人多在外地或海外,照看很不方便,墓地时常被盗挖,希望有人代为看管。“陈宝琛创办的福建建筑工程学校是我的母校,我对他一直深怀敬意。”虽与刘女士仅是一面之交,郭锦贤却当即承诺,愿意帮忙守护墓地。 郭锦贤家住马尾青洲,距帝师墓约3公里,需穿越四五条大街。为了这句承诺,工作之余,郭锦贤隔三岔五前往帝师墓清扫和维护,整整守护了24年。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山下修建高速路,挖断了上山进入墓地的唯一通道。他四处奔走呼吁,后来福州市政府拨专款修建上山通道。为节省经费,确保通道早日建成,他利用节假日跟车前往罗源采购石材,并掏钱垫付工程款。 24年来,郭锦贤精心守护帝师墓,并义务当起讲解员,从无怨言。发现有盗墓空洞,他就自掏腰包,买材料亲自动手填补,并及时报告当地公安机关。他还在墓园安装电子监控设备,掏钱铺设通往帝师墓的93级阶梯,在墓园置办石桌石凳。2015年,帝师墓从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升级成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与祭祀。 “我来自客家祖地,客家人素有‘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传统。”面对外人的疑惑与好奇,郭锦贤坦言,他要用自己的行动,默默诠释客家的内涵,让更多人认识客家,学习客家精神。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