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兴堡水厂工作人员在杜窠隧洞段监测水量、水质。

2#倒虹吸管
4月19日上午11点,随着三明市区第二供水工程取水口1#倒虹吸管闸门缓缓关闭,薯沙溪原水停止进入下洋水厂,而东牙溪水库原水重新进入下洋水厂。经过7天“实战”,市区第二供水工程试运行成功——市区第二供水工程已能够承载起市区应急供水任务。
市区第二供水工程是以市区应急供水为主要任务的城市备用供水工程,包括第二水源工程和贵溪洋供水工程,引水线路南起三元区薯沙溪电站3#支洞,北至梅列区徐碧贵溪洋芦山,新建洞线16.7公里,与现有的东牙溪引水隧洞相连接。新建的贵溪洋水厂总供水规模为10万吨/日,一期供水规模3万吨/日。

生产设备部工作人员在取水头部检查管道设备情况。
2014年11月,市区第二供水工程开工建设。2016年4月引水系统全线贯通,8月底隧洞衬砌、喷锚等后续工作完成。为检验引水隧洞、钢管各项指标是否达到设计标准,能否满足市区第二水源需求,2017年4月13日,第二供水工程启动试运行。
短短7天,牵动人心。第二供水工程试运行成功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承载能力符合设计标准实现满负荷运行
4月13日上午9点,在各项设备检查调试完毕后,专业操作人员开启调流调压闸门,1#倒虹吸管充水开始试运行,薯沙溪水以900m3/h的速度一路向北。
随薯沙溪水奔跑起来的,还有恒源供水公司和第二供水工程的施工、设计、监理等单位工作人员的“紧张感”:此次试运行,薯沙溪原水能否顺利流入下洋水厂,能否完成满负荷试运行目标?
黄永松是恒源供水公司技术开发部经理,也是市区第二供水工程现场负责人,从建设到此次的试运行,他自己都算不清多少次来到第二水源取水头部,但试运行的第一天他还是有些紧张。“我们总共设置了6个观察点,观察水位及运行情况。此外,我们在一个月前就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制定好了运行方案和应急预案。”黄永松介绍。
此次试运行的水量监测点设置在2#倒虹吸管,到达那里的水量将会是多少?为了能准确监测到水量,当天上午恒源供水公司计量鉴定部由部门经理陈倪志同志带队,一行四人带上3套流量计及太阳能板等备用电源前往监测。“车子无法直接到达监测点,我们每人需要背上设备徒步挪30多分钟,按方案要求在9点前到达2#倒虹吸管监测点。”陈倪志说,之所以用“挪”,是因为每人在负重15公斤的情况下要走一条约360米的砂石陡坡。
水从源头到达2#倒虹吸管预计需要6个小时,陈倪志和同事们装好设备后,简单啃了面包。当天下午1点30分左右,陈倪志和同事们等来第一小股水。“2点左右,我们监测到的数据是1000m3/h。”陈倪志说。
“快到预计时间点时,我们全都盯着设备,看到水量达到预期的那一刹那,我们都兴奋起来。”90后的顾博诚第一次参加野外连续作业,他说,在2#倒虹吸管坚守监测原水流量变化的4天里,既紧张又兴奋。
经过一天的运行,14日,薯沙溪水的“奔跑”速度提高到3200m3/h。15日,速度达4200m3/h,“这意味着第二供水工程承载能力已达到10万立方米/日的设计目标。”这几天,恒源供水公司总经理助理蓝尉军一直在各个监测点来回巡查调度指挥,当原水进入下洋水厂前池,看到数值达标的那一刻,他终于松了一口气。

原水流入下洋水厂前池。
与东牙溪水库原水顺利切换
“此次试运行的一个关键点和难点便是和生产的衔接。”恒源供水公司副总经理俞小军主要负责市区第二供水工程技术施工管理,她介绍,2016年6月引水系统贯通后,已引薯沙溪水库的原水进入下洋水厂进行测试。但此次试运行难度加大,要对原水进行切换,即逐步减少东牙溪水库供水量,同时增加薯沙溪水供水量。
原水切换中,需确保市区居民正常用水,因此,看起来简单的“一增一减”并不容易。
按照试运行方案,15日,东牙溪水和薯沙溪水在下洋水厂前池开始逐步切换。
目前,市区用水量平均为10万吨/日,简单而言,每小时进入水厂的水量需要为4200m3。15日,薯沙溪水流量每小时已经达到3200m3,但还有1000m3的空档。“试运行既要满足工程检测又要确保市区用水安全,我们在薯沙溪水流量达到4200m3/h前进行试切换,同时引薯沙溪水和东牙溪水,这更需要我们精确控制水量、水压,所以我们在操作中是1厘米、1厘米控制。”恒源供水公司生产设备部经理吴传胜介绍。
17日上午11点多,切换全面成功,市区全部居民尝到了薯沙溪水。

原水流入东牙溪前池隧道进口。
水质达标市民尝到了薯沙溪水
“你现在喝的就是薯沙溪水,放心喝,全部达标。”18日下午,记者在恒源供水公司水质监测部采访时,部门经理卓德升给记者倒了一杯水。他坦言,此次试运行的另一个难点就是“保证水质”。
“薯沙溪为地表水Ⅱ类水源,水质较好。另外,在试运行前我们已经对隧道里的裂隙水进行采样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水质完全符合国标,可以同薯沙溪水一同进入生产系统。但新建工程不可避免地带有泥浆等杂质。”卓德升说,原水水质一定要达到生产标准,才能进入下洋水厂。按照相关规定,原水进入下洋水厂的生产标准中对PH值的要求是要控制在6-9,而浊度要在可处理范围内。
“项目试运行到第三天,经过两天的排放,原水再经过我们做的搅拌试验,已在我们可处理的范围内,完全可以进入生产系统,我们将出厂水浊度处理到0.5度以下,并且其他指标全部符合国家标准。”卓德升说。
“试运行成功,意味着我们市区形成了多水源供水系统,对于解决市区饮用水源单一、安全可靠性不足,满足城市发展供水需求都有重要意义。接下来,我们将总结一下此次试运行的经验,为城市应急供水做好更加充分的准备。”俞小军说。
相关搜索
薯沙溪——市区用水第二水源
薯沙溪,沙溪河一级支流,又叫上坪溪、杉溪,发源于永安上坪十八岩,在三元莘口汇入沙溪河,流域面积190.4平方公里,主河道长38公里。
薯沙溪规划分庆云洞、楼坪、龙泉、薯沙溪、薯沙阳、沙阳、沙阳二级、黄竹州等八级梯级开发(已开发七级,沙阳二级待开发)。市区应急供水水源为薯沙溪水电站水库。
省政府去年11月批复调整了薯沙溪水库水源保护区范围。一级保护区范围调整为:薯沙溪水库库区水域及其沿岸外延200米范围汇水陆域;二级保护区范围调整为:薯沙溪水库大坝以及炉洋电站尾水截水坝、中央溪电站截水坝和清溪村小溪引水截水坝处的整个汇水流域(一级保护区及三元辖区外范围除外)。准保护区范围调整为:薯沙溪水库的整个汇水流域(一、二级保护区,以及天宝岩自然保护区和上坪乡张公坑溪水源保护区范围除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