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读报

三明精神文明创建扣准时代脉搏 创新载体设计

2017-06-08 09:48:45曾凤清 卢素平 江祖芳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肖晓敏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精神文明,早已深深地融入三明人的血液之中。

沙溪河碧波如练,麒麟山绿意盎然,起飞公园里的三只白天鹅振翅欲飞……这组栩栩如生的经典雕塑作品《白天鹅群像》巧妙地融入灵山秀水之中,成为三明这座城市之魂。

真正衬托天鹅之美的,其实是这一方水土养育出来的三明人。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三明就成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发祥地和领跑者,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鲜明的主题、丰富的内容和扎实的效果而著称。

党的十八大以来,三明精神文明创建扣准时代脉搏,创新载体设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荣膺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满意在三明

“三明三明,为了人民;三明三明,精神文明;三明三明,大放光明。”“满意在三明”,已成为三明人的行为准则,“满意在三明”活动,成为三明文明最亮丽的品牌。

文明花开香满城。“满意在三明”与三明精神文明建设相伴而生。从一开始,“满意”两个字就深深地烙进三明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活动的落脚点由起初“满意在车间”“满意在班组”“满意在公交”“满意在公园”等点上的活动,逐步拓展到“满意在机关”“满意在窗口”“满意在社区”“满意在乡镇”等面上活动。“满意在三明”的活动内容,也从优质服务、优良秩序、优美环境的“三优”建设,提升到以人为本、群众满意上来。

1984年6月,第一次全国“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工作会议在三明召开,来自全国的37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从那一刻起,文明的三明不仅留在了与会代表的记忆深处,也成为三明人不懈前行的力量之源。

三明的精神文明建设一步一个台阶,拾级而起一览无边的风景。“六联六建”、“门前三包”、市民文明学校……每一次创新都历经磨练而成为文明的积淀。“文明摇篮”的称号不胫而走,而顶着“全国文明城市”桂冠的三明,文明已融入城市基因,涵养这座城市向善向上的发展正能量。

这是一个文明时代的最强音:1990年,党和国家领导人李瑞环同志视察三明并题词:“好在共建,贵在坚持”。1993年,党和国家领导人丁关根同志视察三明,肯定“三明的精神文明,重在建设,持之以恒;工作扎实,创新深化;群众参与,团结协作;为国为民,无私奉献”。

城市之间的发展竞争,其实是文明的大比拼。以群众满意为文明创建标准,自然就能看到群众需求,就会倾听群众诉求,就愿接受群众监督。文明,是最综合、也是最人文的指标。为了人民,既要关注眼前利益,更要谋划长远发展!

群众的意见就是前进的方向。精神文明建设,循着民生的利益“赶考”。每年集中精力办好一批实事,不断完善路、桥、电、气、通信、文化阵地、社区配套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绿、美、亮、净”工程,重点抓好群众关心关注的社会治安、环境卫生、交通秩序、集贸市场、建筑工地、文化市场等专项治理,建立“数字城管”“街长制”等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初夏,家住三元区逸居花园5号楼的池师傅心里跟着家里亮堂起来,自家楼前那幢老楼终于顺利征迁拆除。每个周末,王兰新送自己7岁的女儿到市艺术馆上公益舞蹈课。72岁的独居老人王阿姨,在梅列区乾龙社区医养结合卫生服务站安享晚年……具体而微、点点滴滴的幸福感背后,其实是文明创建一个又一个系统工程。

市区土地房屋征迁百日攻坚战稳步推进;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逐项落实;三医联动,探索医改新路径;“马上就办、真抓实干”落到实处……“满意在三明”,已经成为三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主题特色,带动良好党风政风、行业风气的培育,更促进社会人际关系明显改善、城市文明形象不断提升。

市委市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一级带着一级干,一年连着一年干……几十年如一日,社会方方面面力量广泛参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的工作格局形成了。文明作为新提炼的“三明精神”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三明人民的共同追求。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