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读报

永安:格桑花为什么这样迷人?

2017-07-03 09:54:03詹昌政 魏兴谷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肖晓敏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吴地村一瞥。



周末,张家山村民怡然自乐。

车入永安小陶镇(早年的宁洋县境),洋面开阔,楼宇高耸,街长市闹,一派小城风光。但我们无心观光,直奔吴地村的张家山——永安第一个党支部的诞生地。

过了洋面村,山道弯曲,盘旋向上,所见皆绿:绿的林海,绿的涧水,甚至觉得空气也是绿的。抵达张家山,进入新村单面街,街前是溪,溪水既清又绿,说不定载得起皮筏,大为惊讶。

张家山轶事

7月1日,星期六。村民聚集在水泥桥头的小店,休闲自乐。过了桥,当地人的介绍让我们一惊:1934年,红九团进驻张家山,当地民团60多名团兵缩在土堡顽抗。红军久攻不下,采取坑道作业,炸开了缺口——当年的战斗,相当惨烈。

红九团在吴地建立苏维埃政权,由此诞生了永安第一个党支部。

一家财主用作粮仓的大厝,是“福建省宁西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当地党委将它建成“岩连宁边区革命纪念馆”。边区有多大?地跨龙岩、连城、宁洋、漳平、清流、永安,纵横300余里,人口四五万。入馆听了讲解,我们才知道了烽火岁月中一段可歌可泣的往事——

1934年初,红九团军政委员会在张家山秘密发展了温光美、钟炳生、范有昌3名中共党员,建立了由钟炳生、范有昌、温光美、钟林辉、许胜春5人组成的张家山党支部,温光美任支部书记。他们肩负着宣传的任务,率领群众抗租、抗税、抗捐、斗土豪,发动群众积极参加游击队。

这个党支部的战斗力显然是强大的:他们发动吴地人民为红军送米送盐、传递情报、看护伤员;参军踊跃,仅参加岩宁连边区游击队就有25人,出了8个烈士。

有了百姓的支持,红九团智袭宁洋县城成功,歼敌700余人,缴枪400余支,子弹4万余发,食盐4000多斤,银圆5000多块,洋油20余箱,还有大量的布匹——时在1934年3月。

第二个月,红九团配合红七军团解放了永安城。第178期的《红色中华》漫画,这样表达喜悦:一脚踩在归化县城,一脚踏在永安城头。但当年的5月之后,红九团进入游击战,着手建立游击根据地,吴地是坚强的堡垒。

游击战是残酷的,特别是长征后的三年游击战争,面对“清剿”,风餐露宿,艰苦卓绝。张家山党支部的5名党员牺牲了4名,温光美潜伏深山十年,才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搜捕。

这里特别提到吴地的南坑畲。这个小村刘志本的家是红军联络站,风雨如磐,许多重要领导人在此落脚、过夜。红九团政委方方甚至认刘志本父亲为干爹,可见吴地百姓与红军的鱼水情有多深。共和国少将王直当时是红九团的连指导员,他一忆起吴地,就有说不完的话。

岩连宁边区的游击健儿,1937年10月改编为新四军,第二年2月,编入新四军第二支队,北上抗日。张鼎丞、谭震林、邓子恢、黄火星……一个个名字何其铿锵!

出了纪念馆,馆前大片的花田吸引了我们。一看,竟然西藏高原的格桑花!藏语中,格桑花也叫幸福花。哦,那就把这花,献给革命的先辈,以表我们的敬意吧!

 



冷水溪廊桥“自助茶座”。



纪念馆前,种了大片的格桑花。

大吴地新闻

告别张家山,我们驱车前往吴地村部。

车抵冷水溪自然村,我们稍休息,发现不到五十米长的溪段,竟有4座桥:通车的石拱桥、古旧的小石桥、水尾廊桥、农家自建房的水泥桥。廊桥上,设有自来水龙头、电茶炉、电视机,以及茶桌、茶具——这里,是小村别致的文化休闲场所。

抵达吴地村部所在的大吴地,海拔970米,适逢阵雨,顿觉天凉。但村部前的两家小店,人气旺盛,他们在闲谈,在娱乐。村部小院的围墙成了宣传栏,既有红色文化,又有宗族文化——《彭城刘氏族谱〈谱规五则〉》《钟氏族谱家训十二条》《蓝氏家规十四条》,耐人寻味。

宣传栏介绍:吴地位于小陶镇东南部,距集镇中心25公里,海拔落差约700米。有8个自然村1500多人,分布在占全镇总面积四分之一的区域里。他们拥有梯级电站8座,装机容量5610千瓦。令人羡慕。

烈士刘富的后代刘国兴住在村部右边。那是一座两层、有厢房、带院子的洋楼,院门外,堪称小村的“闹市区”,渠圳边的岩缝却长着一株茶树,令人称奇。刘国兴招呼说,我在树上种铁皮石斛,见过吗?

进了小院,果见院墙边的一株桂树的兜部,长着铁皮石斛。老刘说,这是他10多年前从深山采回种上的。所谓种植,就是让它附着树生长。他说,剪几根晒干,与灵芝、金线莲一起炖鸡鸭或排骨、猪脚,好吃。

阵雨加大,我们就在老刘家闲谈。他说,公公刘富和叔公阿基加入了岩宁连边区游击队,一起去攻打宁洋城。哥哥死了,再加上形势变化,弟弟怕连累母亲,不敢回家,此后不知所踪。刘富已婚,产有一女,抱养一子。他死后,妻改嫁,母亲携孙以卖山、卖田度日。所幸,养子刘有生长大成人,育有三子,今年63岁的刘国兴是长兄,也育有二子,他们一个在厦门工作、一个在永安城营生。

刘国兴种田三四亩,有毛竹山40多亩。他说,自来水到家了,冰箱、彩电、电磁炉、电饭煲……家用电器一应齐全,烧电又便利又干净。他出入大山,骑摩托车。

爷爷刘富的《革命烈士证明书》摆在厅堂,刘国兴说,烈士刘富的名字在全国查得到,在宁洋县城(双洋镇)的古塔后革命烈士纪念碑上也看得见。让这位泥水师傅自豪的是,他参与了“岩连宁边区革命纪念馆”的建设,就像为爷爷做事。

雨过天晴,我们告别了吴地,一路所见皆绿。但我们都知道:这是令人崇敬、向往的红色家园。你看,格桑花开了……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