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古琴奏响传承佳音
2017-07-10 10:09:25叶明华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肖晓敏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铮铮弦上音,悠悠古琴曲。 7月3日,一场“古琴音乐会”为第六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大学生中华文化研习营开启文化之旅拉开帷幕。 这是一场由三明学院、省海峡两岸职业教育交流合作中心承办的音乐会,也是本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大学生中华文化研习营活动中唯一一场音乐会。来自三明市歌舞团、市古琴艺术团、市古琴传习所的琴友们以琴交友,以琴会友,抒古韵于新声,追传统于未来。 一场“指间上的中国”盛宴 一张琴,一支箫,两个素雅、沉静的琴友,琴箫和鸣一曲《良宵引》……这不是一幅诗意的画,而是琴者带着观众进行一次诗意的旅行。 古琴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又称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产生在大约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在古代只称“琴”,近百年来为区别于其他乐器,才称为“古琴”,是中国古代文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 “古琴抚,青衣舞,醉卧江畔一场梦。”中国的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有很大不同,更讲究音乐故事。古琴琴谱现在存世共150余部,每一首古琴曲都有一段韵味深长的故事。 音乐会上,一首首古琴曲悠悠响起。《神人畅》表达的是昔日部落领袖“尧”祭祀之时弹琴,奇妙琴声感动上天,使天神降临,与人们欢乐歌舞,共庆盛典的盛况;中国古典十大名曲之一《春江花月夜》,以柔婉的旋律、安宁的曲调,描绘出人间的良辰美景:暮鼓送走夕阳,箫声迎来圆月的傍晚。人们泛着轻舟,荡漾于春江之上。两岸青山叠翠,花枝弄影。水面波心荡月,桨橹添声……而遗韵今朝的古琴曲《流水》,引出一段俞伯牙与钟子期脍炙人口而感人至深的故事,拨动着今人的心弦,带给人们无尽的遐思。 古人不闻今时乐,古乐亦能教今人。除去最传统的独奏形式,音乐会上还有琴箫合奏、琴与舞蹈、琴与茶艺、琴与太极以及琴与吉它、馨铃的对话。或一琴一人的简约空灵、或琴与舞蹈的相得益彰,各种形态的琴乐在这个舞台上用不同的表述方式传递千年来不变的深沉与悠远。 “这场音乐会可以说是一场古与今的对话,一次跨时空的多语境叠置。”海峡两岸职业教育交流合作中心、省教育厅出国留学管理中心主任陈金建说,“当代大学生尤其是港澳学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得少,古琴作为古代文人‘四艺’之首,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三明有这么好的古琴团队,古琴传承,所以我们特地邀请前来表演。”他曾专程到三明学院观看古琴表演,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力促此次古琴音乐会的演出。 泠泠七弦添彩文明城 的确,我市具有悠久的古琴文化渊源。宋代朱熹不仅是理学大儒,同时也是琴学名家,明代杨表正更是琴学大家,成为江派古琴艺术的杰出代表,永安也因此享有“南国琴城”美称。而在三明市区,这两年对古琴的传承也受到了重视。 三明学院旅游学院、经济学院副院长罗金华教授这些年一直致力于我市古琴传承。 因为兴趣,1986年,罗金华借在华东师大进修英语的时机,拜师国内唯一被称为国乐大师的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卫仲乐。之后20余年间,古琴是他自得其乐的世界,那也是一个曲高和寡的音乐世界。他曾参加过第一届的全球古琴爱好者集会,“那时,不足百人参会,比大熊猫还要稀缺。”罗金华说。 2003年,中国古琴艺术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古琴大师陈雷激那一把从唐代流传至今的古琴,奏出一曲使人灵魂震颤的古琴曲《太古遗音》,立即被全世界的人所认识……一时间,古琴热在全国各地纷纷兴起。 2013年,市歌舞团童团长从外地得知会古琴的罗金华,希望他出山,而这时三明学院开始转型,开展第二课堂的学习探索。罗金华接下任务,弥补了当年想办班传承古琴这门古老艺术却无人问津的遗憾。2014年,三明学院成立仲乐古琴社团,指导老师罗金华。“取名仲乐,是为了纪念古琴泰斗卫仲乐,也是我的恩师。”罗金华说。同年,市古琴传习所也成立,罗金华为我市古琴爱好者传道授业。 第一学期有30余名学生报名,各院系学子均有。学市场营销的潘贤杰在偶然的机会被罗金华老师发现爱好古琴,苦于找不到老师的他,在2012年就私下跟罗老师习琴。社团成立后,他成为第一任的社长,而毕业后,他在市古琴传习所当了一名老师。 “我们社团至今培养了300余人,毕业后从事古琴相关工作的有6、7人。”罗金华很欣慰,今年2月,古琴成为学校公共选修课,有2个学分,而音乐学院还打算把古琴列为必修课。 “古琴入门并不难,只要喜欢就能学会。”罗金华说,古琴其实离现在的人们并不遥远,比如电影《知音》《秦颂》等,里面都运用了古琴艺术。 如何让古琴这样“阳春白雪”的艺术更好地融入当下,罗金华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菊花台》是他把流行曲与古琴进行了融合,二次创作的作品。《茉莉花》的创编,他又尝试了吉它、馨铃和古琴搭配,让中西乐器,在一曲悠扬婉转的民乐中,水乳交融,展示别样风情。 “如今可能不是古琴最好的时代,但这应是古琴走向兴盛的时代。”罗金华说。 古琴是文人音乐,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音乐品种,是从前文人雅士修身养性之器,在当前更具有普遍意义。“古琴真正的意义不在于技巧和感人,而在于心境和自然。是对时空的理解,是对生命意义的理解。”罗金华说。 古琴在三明已渐渐“发声”。在我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时,我市的古琴志愿者积极参与,古琴还入选了我市十大文化名片。三明学院还尝试着古琴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参与《梦回泰宁》演出,在泰宁明清园、金湖等举办多场古琴音乐会,深受欢迎。现在,不仅市区、永安,在沙县、尤溪都成立了古琴协会,有一批爱好者“高山流水遇知音。” “我市还引进了斫琴师。这次表演的两张琴就来自市朱子琴坊。”“古琴研究室则创编新曲,研究朱子、杨表正琴学思想、文化”……古琴教学、演绎、斫琴、研究,一条完整的古琴文化推广脉落清晰可见,未来可期。 “希望更多的人重新认识古琴,让古琴重新走入我们的生活。让古琴成为三明最美的文化名片。”这是三明古琴人的美好愿景。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