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读报

《建莲古事》讲述三明悠久历史故事

2017-07-24 10:02:17苏诗苗 余剑光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肖晓敏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建莲古事》封面



■《建莲古事》作者绿笙



■研讨会现场
    

钟情地域文化小说

最近,一本以书写建莲为主题的长篇小说在我市产生了积极影响,这部小说的作者是知名小说家绿笙。

福建省文联副主席、福建省作家协会主席杨少衡在评价绿笙:不是为建莲写建莲,而是以建莲写建宁,以建莲故事写建宁历史文化,特别是写建宁人物。

三明学院教授、三明市作家协会顾问、知名文学评论家廖开顺,近年来始终关注着绿笙的文学创作。在他看来,地域文化小说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以虚构为主,将地域文化融入完全虚构的人物、情节之中,另一类以写实为主,将特定地域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民俗事象等事物保持原貌写进小说。廖开顺说,《建莲古事》所写的建莲就是真实的建宁风物,小说中的人物张之亮、景蹁跹历史上有人物原型,绿笙的沙溪河地域文化小说就属于上述的后一类型。

省内一位作家说,专门创作地域文化小说的作家并不多,因为一般作家都不愿意受到较小地域、特定题材的制约。

绿笙却选择了这条鲜为人走的道路。2011年5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42万字的长篇小说《永安笋商》,2014年7月,由海风出版社出版43万字的长篇小说《金沙县》;2016年4月,由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出版40万字的长篇小说《谢祐》。如此集中的沙溪地域文化小说创作,使他成为我市地域文化小说的领军作家。

为何钟情于此?绿笙说,身为土生土长的三明人,骨子里有着一股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有着对发生在这片土地上历史文化的一份倾情。

莲荷精神回响

《建莲古事》处处有闽北真实而美丽的景物描写,对于建莲的起源,在小说的开篇专辟一卷叙述。而创作上的真正难题是如何将纷繁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料性的历史文化、风物介绍等融入小说。

闽江上游的沙溪和金溪,贯穿三明的县市,形成悠久而独特的地方流域文化。《建莲古事》等地域文化长篇小说,成为打开这一丰富流域文化的窗口。绿笙创作的多部长篇小说,将流域文化融入到县域文化的描述当中,这些长篇小说讲述了闽江上游的自然、地理、民俗文化,成为相互接连的文学作品盛宴。对于县域文化的组织,《永安笋商》将永安、三元、梅列笋竹文化集于一书,《金沙县》将沙县的民间文化集在一起。《建莲古事》则从莲荷角度入手,说的是建莲,表现的是建宁,整合连贯,手法更加成熟。

《建莲古事》等地域文化小说,恰是三明作家钟情本土创作的突出表现。

地域文化小说不止于描写山川景物、风土人情等表层,更要透过它们写出更深层次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这也是《建莲古事》的文学价值追求之一。廖开顺说,南唐是五代十国中文物衣冠最盛的政权,闽北曾属于南唐区域,深受南唐文化熏陶,多有“士族精神、书生气质”,民俗文化的阴柔与精细等。它也影响闽北耕作和饮食文化的精致和讲究,这充分体现在《建莲古事》的莲膳文化中,这也是作品的独到之处。

理学文化一直贯穿在小说中,《建莲古事》的叙事重点之一是建宁理学大师刘刚中的后人刘卧云坚守琴轩书屋授徒,学生张之亮不舍书屋,与李敬仁、刘闽山发起兴建闽学五贤祠等,这是小说中最精彩的文化深层。

小说还将地域文化延伸到红色文化,又在文化上把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相结合,这也是作家的新努力。

杨少衡说,生活于八闽大地的小说家多有乡土情结,非常看重本土题材,绿笙无疑是其间具有代表性的一位。《建莲古事》这部长篇小说用故事与人物成功地抒写建莲与建宁,特别是建宁的历史文化,为这座闽西北古城留下一段形象记载,供人们了解、欣赏与认识,无疑将因此而存留在人们的文化记忆里。

三明市文联主席、三明市作家协会主席黄莱笙说,市文联和市作协倡导“创、研、用”三字诀,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还得回到生活。本土题材的创作,体裁是小说,展现的却是三明地方历史文化。《建莲古事》写建莲历史,上溯千年的莲荷文化。通过建莲文化平台,使莲荷文化与旅游、莲子产业相结合,提升建宁形象,丰富建宁地方文化内涵。他说:“建莲雨水灌溉,爱情催生。莲荷实际上是一个文化符号,成为县域发展的精神之响,人们情感的寄托所在。”

一笔一画总关情

7月14日,福建省作家协会、海峡文艺出版社、三明市文联、建宁县政府在建宁为《建莲古事》举行了新书发布暨创作研讨会,来自省内外的60余名作家和评论家,就《建莲古事》与地域文化小说的创作展开了交流研讨。杨少衡主持了这场研讨会,并称这是当地一件重要的文化事件。

勤奋是与会者对作家绿笙共同的赞誉。因为勤奋,作家显现出了创作的分量。除了多部长篇小说,近年来绿笙坚持创作了一批中短篇小说和散文作品等,其中以全国十大模范检察官、著名法医刘龙清为原型创作的非虚构中篇小说《真相转述者》为代表,福建省作家协会和福建省检察院还为之举办了研讨会。

用手中的笔讲述三明故事。《建莲古事》深厚的民俗风情,让读者从中了解建宁,认识建宁。在人物塑造上,作品进入了人物的情感世界,爱恨情仇,流露笔端。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了这部长篇小说,社长林玉平专程赶来参加研讨会,她说,《建莲古事》将建莲与古事联系在一起,品味故事情节,阅历人文脉络,故事的味道与建莲文化融合在一起。而地域文化作为背景,根植于这片土地,内化于心,从作家的笔端流露出来。

创作充满艰辛,在绿笙看来,闽文化包含了海洋与山区文化。他生活在山区,自然更多关注山区文化。创作前的知识准备长达数年,相关的历史资料,收集来摆满案头。一些鲜为人知的第一手材料,往往是不经意中积累而来的。比如,《建莲古事》中的傩文化,是多年前他下乡采访时,在亲身感受中加以记录,从而有了鲜活的材料。

福州大学教授、著名文学评论家施晓宇,用“建莲生书有新意”来表达他的读后感。他说,《建莲古事》通过神话传说中的李直入书,拓宽了小说的叙事空间,再将当地的历史文化名人入书,也显出了不一般来。小说中的不少细节,生动有趣,比如张之亮拜师鞠躬一事,三鞠躬分鞠,非常传神。小说并行不悖而相互独立的叙事主线,构建了小说的科学结构。这部新的地域文化小说为福建乡土小说锦上添花。

研讨会上,黄莱笙还从文化自信方面肯定《建莲古事》着力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先进文化,对一个区域的发展独具价值。他说:“《建莲古事》的出版,标志着绿笙的地域文化小说达到了新的高度,意味着创作风格的成熟。”

三明市社科联主席蔡建境评价说,绿笙作为本土作家,写地方文学,这是作家良知的使命体现。通过展示三明文化,人物与风俗,也是一种文化自觉。

三明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詹昌政则从媒体人的角度解读小说,剖析作者近年的创作脉络,评价《建莲古事》展现描述了更多的闽学文化。

杨少衡说:“这部长篇小说最精彩的可能要数人物了。绿笙在表现人物方面笔力独到,书中的人物各有特点。众多小说人物里,数主人公张之亮最可为称道。绿笙也是写女性的高手,小说中数位女子均别具神采,其中以丁淑荷最为突出。”

廖开顺说,建莲文化写出来不容易,闽文化、南唐遗风、理学遗承、赣商文化等都涵盖其中。特别是小说的人物个性化塑造,更彰显了这部长篇小说的文学魅力。

泉州市作家协会主席戴冠青说,《建莲古事》表现了建莲发展与人物命运深入人心的链接。在建莲的生命追求中,能让人性中的痛感更为深刻,更加突显。

来自美国的华裔诗人王性初说,莲子是物质享受,读《建莲古事》是精神享受。一部作品,一个作家,一个精品可以成就一个城市、一个地方。他还把这部写建莲的书带回美国去,细细品读,了却一番乡愁。

同样善于地域文化小说创作的作家邱贵平说,建莲名气大,绿笙把一颗莲心写宽了。作为一位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作家,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还是带有莲子香味的。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