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三明生态新城核心区的湿地公园
东南网8月2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陈亮 通讯员 李顺亮 文/图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三明发展的优势所在。位于闽江流域上游的三明,全市森林覆盖率76.8%,森林资源总量占全省1/4,这里是中国最绿省份的最绿城市之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三明市紧紧抓住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历史机遇,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天更蓝、地更绿、水更净……守着“聚宝盆”,更要从绿色发展中受益,生态文明建设让三明迎来加快发展的“生态进行时”。
产城融合做足绿色文章
发挥生态优势,抓住区域发展的“牛鼻子”,三明市做足绿色文章,规划了总面积3157平方公里的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区。
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作为全省10个新增长区域之一,绿色是这片土地鲜明的底色。“金腰带”上缀明珠,沿着闽江上游沙溪两岸,生态工贸区串起了沙县、梅列、三元、永安、明溪主轴地带。
以三明市区为中心,打造中部现代服务业核心片区、北部工贸产业集聚片区、西部新产业集聚片区、南部先进制造业集聚片区。还有三明经济开发区,三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金沙园、尼葛园,埔岭汽车工业园……“‘一带、双城、四片、九园区’,这里是全市综合实力最强、产业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三明市发改委主任谢家芹说。
“以产促城、以城助产,产城融合”,作为生态工贸区核心区域的三明生态新城,如今成为三明发展的新引擎、同城化的新载体、宜居宜业的新地域,也是三明经济发展的先行区、体制创新的实验区、创业兴业的示范区。
绿色制造在三明崛起。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海西(福建)分院,是国家级双创基地,承担科研项目20余项,拥有知识产权近100项。中节能(三明)环保产业园,是福建省首个节能环保产业运营平台……优布局、调结构、促转型,三明市2017年度的290个市重点项目,总投资373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60亿元,石墨和石墨烯、氟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340亿元,同比增长33.8%。
环保改革敢于较真碰硬
绿色发展,传统工业企业同样可以有所作为。
今年5月,三钢(集团)公司与广州微碳投资公司签订碳排放配额托管协议,并在海峡股权交易中心成功备案,这标志福建碳市场首笔碳排放配额托管业务正式落地。此次托管协议涉及福建省碳排放配额360万吨,是目前国内碳市场中单笔最大的碳排放配额托管。
作为城市钢厂,环保事关三钢生存。220平方米烧结机采用多项国内先进技术,技术装备和自动控制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并配套建设三套除尘系统,实现烧结机全烟气脱硫。焦化厂煤棚项目也在全力推进。一手抓环保,一手促发展,今年一季度,集团公司实现利润9.09亿元,取得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开展环境信用评价,探索建立企业“红黑榜”与信用评价并重管理工作机制,在全省率先开展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工作;推进排污权交易,在全省率先出台了《三明市储备排污权管理和出让办法》;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在涉重金属、化工等高风险行业企业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三明迎难而上,用敢于较真碰硬的改革,打造环保改革“三明样本”,为生态文明建设添彩。
生态建设成就美丽三明
“生态功能定位,一纳入红线,你就不能动。”提起水源保护,三明市环保局生态科科长周毅津说,这得益于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连续多年全省水质第一,最近3年,三明一共拿到了8.63亿元的生态补偿金。
推行“河长制”,三明换来了“河长治”。大田“易信晒河”,全省率先实时全覆盖,入选全国基层治水十大经验。结束“九龙治水”新组建生态综合执法局,也获得第四届“中国法治政府奖”提名奖。
打造生态典范区,按照“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发展理念,推动园区低碳化、生态化、循环化建设,把产业发展融入城市建设和生态建设全过程,三明生态新城被列为全国8个低碳城(镇)试点之一。
截至去年底,泰宁成为全省首批国家生态县,明溪、建宁、清流、将乐、沙县通过国家生态县考核验收,永安、宁化、尤溪、大田4个省级生态县(市)获得命名。全市已有87.7%的乡镇达到国家级生态乡镇标准,88.1%的村达到市级以上生态村标准。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再显成效,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做法成为全省样本。沙县大胆创新,对处于水源地的林子以及天然商品林,采取直接赎买和定向收储办法,并且列入重点生态公益林储备库,让林权所有者享受省级生态公益林补偿金。而对区位人工商品林,则采取“我补贴,你来改”的办法,进行择伐和补种。如今,林农更加珍爱自己的林子,林子真正成了“摇钱树”。
青山绿水为底色,旅游迎来了发展好时机,三明建设清新福建生态旅游核心区、国家级康养度假基地、世界级丹霞旅游目的地和客家文化旅游中心,推进旅游产业全面发展,泰宁、尤溪、建宁等先后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