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山村一辈子的女“知青”
2017-09-06 09:53:52林生钟 范可杰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肖晓敏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林生钟/文 范可杰/图 48年前,作为泉州地区的首批“知青”,她只身一人来到大田的山村插队。1971年的偶然机会,她替别人代课之后结缘三尺讲台,从此与山里的孩子不离不弃……如今,已经退休多年的汪秉惠老师,仍会陪着邻居的孩子一起快乐学习。 在教师节来临前夕,我慕名找到了汪老师,听她讲从知青到老师的艰辛故事。 女“知青”的教师梦 汪秉惠出生于1947年11月,原籍在厦门。1952年因父亲工作调动,迁居泉州,高中于泉州五中毕业。她的父母都是教师,父亲汪养仁毕业于集美师范首期,曾留学日本,在省立永安师范、南平师专等地任教。 陈嘉庚先生创办的集美学村,校训“诚毅”,倡导对人诚恳,对事要有毅力。受家长的熏陶,这种教育从小就影响着汪秉惠。品学兼优的她是班级的课代表、学校少先队的大队长、泉州市首批读书积极分子、市少年宫音乐组成员,写过万字长篇作文《前进吧,泉州》。在她幼小的心灵里,一直憧憬长大了也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可是,在10年浩劫里,面对着“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口号,她彷徨了。1969年3月,她卖掉了书本远离都市,只身提前来到大田县奇韬公社洋地大队插队,响应时代的号召在农村“广阔的天地里脱胎换骨”。最后,她把自己嫁给了当地的退伍军人胡树榜,心甘情愿当一辈子农民。 插队的第一年,日子过得还算马虎,汪秉惠说:“国家每月发给津贴8元。”之后的生活就不如意了,先在公社的宣传队里奔走,接着被安排到村中的代销点,最后参加田间劳动,完全靠挣工分养活自己。 也许是老天眷顾,1971年3月,只有“双人校”的洋地小学有老师生孩子,校长请她帮忙代课。在短暂的42天里,她教着复式班,跟着校长认真备课。 第二年,学校改办完小,新校长向村里提议,让汪秉惠来当民办教员。那时她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天生我才必有用,这下社会终于认可我了。”在填写登记表时,汪秉惠郑重地写下:“我要用知识回报社会,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苦学本领 有人说:“要给学生一分养料,自己就得有十分的储备。”这话对初登讲台的汪秉惠来说,一点都不假。想到校长上音乐课时,只需拉起二胡,学生就懂得跟唱,心里既佩服又忐忑。 没有教学经验怎么办?“那就向老教师学习,向一切有经验的同行学习。”汪秉惠说到做到。 学校买了新图书,汪秉惠逐章逐节地学,从教材内容的理解,到课堂教学的组织,像个小学生一样一丝不苟。 有一次,三明师范的老师带实习生来学校,汪秉惠主动对接,虽然当时自己身上背着孩子,但她风雨无阻,汉语拼音、语法常识、教材教法……所有的讲座都没落下;她去15公里外的兄弟学校听课,早晨4点钟起床,做好了全家人的饭后,天还没有亮就出发;她借到了一本前人编写的《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发现单就一个“a”字,教案印了好几页,在慨叹教学艺术如此丰富的同时,便通宵达旦如获至宝地抄了下来。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汪秉惠说。1981年秋末,她走出学校去听县教学比赛的汇报,观看了特级教师的教学录像,她结合自己的感受,总结出一套适合农村的教学办法:注重对学生的考核分析,每单元成绩列成一览表,音、字、词、句、标点、结构、立意……细化评分,鼓励孩子多阅读增长见识。 至此,汪秉惠又在思考:什么样的教学语言孩子最喜欢?什么是课堂上的应变能力?手势和眼神在教学中能起什么作用?……每堂课,都反复推敲。 除了备课、批改作业、家访,汪秉惠的业余时间几乎都在收集教学资料和做读书笔记。在万籁俱寂的冬夜,她家的煤油灯经常亮着,家人早已经休息了,但她只要是有关教学的念头冒出,一定披衣而起,拿着纸笔记录下来。丈夫不解地问:“你是老教师了怎么还要这样?”她开玩笑地回答:“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 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汪秉惠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1985年,她参加了中师考试;1992年4月,她通过4年的自学,考取了福建省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专毕业证书。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