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读报

执教山村一辈子的女“知青”

2017-09-06 09:53:52林生钟 范可杰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肖晓敏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与学生一同看毕业照总是那么开心



插队时买的簸箕



沉甸甸的荣誉
    

●林生钟/文 范可杰/图

48年前,作为泉州地区的首批“知青”,她只身一人来到大田的山村插队。1971年的偶然机会,她替别人代课之后结缘三尺讲台,从此与山里的孩子不离不弃……如今,已经退休多年的汪秉惠老师,仍会陪着邻居的孩子一起快乐学习。

在教师节来临前夕,我慕名找到了汪老师,听她讲从知青到老师的艰辛故事。

女“知青”的教师梦

汪秉惠出生于1947年11月,原籍在厦门。1952年因父亲工作调动,迁居泉州,高中于泉州五中毕业。她的父母都是教师,父亲汪养仁毕业于集美师范首期,曾留学日本,在省立永安师范、南平师专等地任教。

陈嘉庚先生创办的集美学村,校训“诚毅”,倡导对人诚恳,对事要有毅力。受家长的熏陶,这种教育从小就影响着汪秉惠。品学兼优的她是班级的课代表、学校少先队的大队长、泉州市首批读书积极分子、市少年宫音乐组成员,写过万字长篇作文《前进吧,泉州》。在她幼小的心灵里,一直憧憬长大了也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可是,在10年浩劫里,面对着“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口号,她彷徨了。1969年3月,她卖掉了书本远离都市,只身提前来到大田县奇韬公社洋地大队插队,响应时代的号召在农村“广阔的天地里脱胎换骨”。最后,她把自己嫁给了当地的退伍军人胡树榜,心甘情愿当一辈子农民。

插队的第一年,日子过得还算马虎,汪秉惠说:“国家每月发给津贴8元。”之后的生活就不如意了,先在公社的宣传队里奔走,接着被安排到村中的代销点,最后参加田间劳动,完全靠挣工分养活自己。

也许是老天眷顾,1971年3月,只有“双人校”的洋地小学有老师生孩子,校长请她帮忙代课。在短暂的42天里,她教着复式班,跟着校长认真备课。

第二年,学校改办完小,新校长向村里提议,让汪秉惠来当民办教员。那时她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天生我才必有用,这下社会终于认可我了。”在填写登记表时,汪秉惠郑重地写下:“我要用知识回报社会,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苦学本领

有人说:“要给学生一分养料,自己就得有十分的储备。”这话对初登讲台的汪秉惠来说,一点都不假。想到校长上音乐课时,只需拉起二胡,学生就懂得跟唱,心里既佩服又忐忑。

没有教学经验怎么办?“那就向老教师学习,向一切有经验的同行学习。”汪秉惠说到做到。

学校买了新图书,汪秉惠逐章逐节地学,从教材内容的理解,到课堂教学的组织,像个小学生一样一丝不苟。

有一次,三明师范的老师带实习生来学校,汪秉惠主动对接,虽然当时自己身上背着孩子,但她风雨无阻,汉语拼音、语法常识、教材教法……所有的讲座都没落下;她去15公里外的兄弟学校听课,早晨4点钟起床,做好了全家人的饭后,天还没有亮就出发;她借到了一本前人编写的《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发现单就一个“a”字,教案印了好几页,在慨叹教学艺术如此丰富的同时,便通宵达旦如获至宝地抄了下来。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汪秉惠说。1981年秋末,她走出学校去听县教学比赛的汇报,观看了特级教师的教学录像,她结合自己的感受,总结出一套适合农村的教学办法:注重对学生的考核分析,每单元成绩列成一览表,音、字、词、句、标点、结构、立意……细化评分,鼓励孩子多阅读增长见识。

至此,汪秉惠又在思考:什么样的教学语言孩子最喜欢?什么是课堂上的应变能力?手势和眼神在教学中能起什么作用?……每堂课,都反复推敲。

除了备课、批改作业、家访,汪秉惠的业余时间几乎都在收集教学资料和做读书笔记。在万籁俱寂的冬夜,她家的煤油灯经常亮着,家人早已经休息了,但她只要是有关教学的念头冒出,一定披衣而起,拿着纸笔记录下来。丈夫不解地问:“你是老教师了怎么还要这样?”她开玩笑地回答:“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

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汪秉惠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1985年,她参加了中师考试;1992年4月,她通过4年的自学,考取了福建省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专毕业证书。

心香可鉴

“我在1969年6月20日正式来洋地插队,1972年6月20日上级批准我为民办教师……”入户洋地村近半个世纪,扎根山村执教30年,汪秉惠没有抛弃村庄,也没有离开过洋地小学,村里的青壮年差不多都是她教过的学生。

“从站到讲台前的那一刻开始,就意味着此生要与学生、讲台、粉笔,结下不解之缘。”汪秉惠说。

看着孩子们一双双渴望求知的眼睛,她明白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也懂得公私分明及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有几年,丈夫外出工作,自己一个人既要忙家务,又要带孩子,但她从不因家庭的困难而影响工作。有时下午放学了,学校还要排练文娱节目,她就在中午先煮好晚饭,节约时间好赶去继续加班。

其身正,不令而行。她不惜从平凡小事做起,几十年如一日地为学生垫付学费,和师生们一起劳动,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自己先做到,要求学生背诵课文自己先会背……批改作业不过夜,成绩及时反馈。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她煞费苦心地编了许多顺口溜,帮助孩子加强记忆。

每年带完毕业班,要接新班,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她一个个号脉开方子,问卷调查摸底、试卷批改分析、课外个别辅导……

1978年底,插队的知青都回城了,民办教师也直接转正了,已经在当地结了婚的汪秉惠,放弃了选调回城的机会,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教学业务的钻研上,专心致志地给学生们上好课。她承担起学区高年段作文指导观摩课,《让学生过好选材关》《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等心得,发表在福建师大的《文科函授》杂志和《三明日报》上,获得同行好评。

勤奋的汗水没白流,这个勤奋好学的女教师,很快就成了教学骨干,接着又被县里评为“十佳园丁”。1995年4月,带着收获喜悦的汪秉惠,被授予三明市首届“十大杰出女性”称号;同年5月,她被评为三明市劳动模范,获得“福建省五一奖章”。

退休岁月本色不改

“爱读书的人可以活上三辈子,过去、现在和将来;而不读书的人充其量只能活一辈子。”汪秉惠这样鼓励别人,也勉励着自己。

从教生涯让她体会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靠的就是肯下功夫、有责任心和爱心。她在一个作品里写到:“社会在进步,教具从用硬纸板自制的到如今一应齐全,教育模式从应试到素质,严谨治学刻苦钻研的精神不可丢,教书育人的天职不能卸,我自奋蹄无须鞭。”

2002年11月,汪秉惠在洋地小学光荣退休。之前已经是中学高级教师的她,退休后却没有闲下来。她给村部送报纸、帮邻居写信……村里的孩子到了周末,也经常会跑到她家里去,请她帮忙辅导作业。有个小学二年级的女生成绩不好,孩子的家长联系了汪老师,她一边辅导,一边还像在校一样备课。期末,小女孩考了满分,后来上了大学当了医生。

“知青买农具能报销,簸箕每人可以买5元。”

在洋地村汪秉惠家简陋的木屋里,客厅的一角整整齐齐地码放着一沓晒谷物用的竹编簸箕,这些簸箕是她刚当知青插队时买的,边框上用毛笔写着:“六九、六”“七〇、九”……一共17块。一生勤劳朴素的老人,至今仍在使用着这些都可以进博物馆的器物,令人肃然起敬。

在过道的栏杆下,洁净的桌上摆着茶杯和一壶热茶。一群年龄已经四五十岁的汉子,围着年届古稀的汪老师,翻看着她用杂志做成的相册。他们都是汪秉惠的学生,有的刚从外地打工回来,在教师节前来看望自己最敬爱的老师。相册里贴着历届学生的毕业照,有小、有大,有黑白、有彩色,一张张的笑脸挂着稚气。在这些人中,有的已经是公务员了,有的是教师,有的是运输专业户……汪秉惠看着毕业照开心地笑了。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