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读报

烈士陈纲 建宁乡亲们仍在传颂着他的英名轶事

2017-09-08 10:12:18詹昌政 王华耀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肖晓敏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烈士证明书



陈纲烈士墓

●三明日报记者詹昌政 建宁记者站王华耀文/图

他有两座墓:一座在闽西北家乡的小山垄里,埋着他的衣冠遗物;另一座在千里之外的广州,“沙基惨案烈士之墓”合葬着他在内的40多位英烈。

他叫陈纲(1899-1925),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牺牲在沙基惨案中。90多年过去了,他的故里——建宁县伊家乡笔架村,乡亲们仍在传颂着他的英名轶事。

富商子弟

车出建宁城关,沿S205省道南行约一小时,折向乡村公路再西行半小时,抵达笔架村的高岭自然村。然后,弃车步行,穿过古木掩映的小峡口,进入名叫“里窠”的小山垄,看见依山而建的吊脚楼,挤挤挨挨——这里,就是陈纲短暂而又壮烈人生的起点。

高岭,旧称建宁南乡都上堡高凌屯,离县城35公里,海拔700多米,高寒,偏僻,居住的都是“义门官溪庄”陈氏。到了陈纲曾祖这一辈,陈大类等人迁往闽北崇安县,开办茶厂。

陈纲的祖父陈贵丝早年家境贫寒,后投奔崇安族人,帮人采制茶叶。数年后,在崇安买了几片茶山,种茶、制茶,从此发家致富。

陈纲父亲陈连茂排行第四,陈氏族谱称赞他“继往开来,坐拥万贯家财,为人公道无私,属吾族中成功创业者之楷模”。他22岁生陈纲,26岁才开蒙读书,两年后,由文童捐纳太学生。可就在这一年,科举制度废止了。

陈连茂分得几片茶山,仍然种茶、制茶,只是每年三月至七月,在崇安经营茶业,七月以后淡季,回建宁城关开布店。因此,家里养了四五匹马,充当交通和运货的脚力。

出生在富商的家庭,身处于那样的时代,陈纲的人生会是什么样?

走出大山

陈纲,谱名芳瑶,学名纲,字辅周,号绍尧。他出生于清光绪己亥二十五年(1899年)9月23日,六兄弟中排行老大。

族亲回忆说,陈纲从小体格健壮,活泼好动。7岁开始在高凌义门陈氏祠堂读私塾,经常悄悄溜出教室去玩耍,但先生一提问,该记忆的能背诵,该讲解的能回答,天资聪颖,令人惊奇。

从陈纲故居看,他家居住的是典型的吊脚楼:正面悬空,以柱支撑,楼上住人,楼下堆放木柴等杂物。凭窗眺望,正对着小峡口,可以看见近山青、远山灰,不知陈纲望远时起过什么念头?他家的左侧,楼亭间毗连着一块小村少有的空坪,这让少年陈纲有了奔跑跳跃的空间。

12岁那年,爷爷去世了,陈纲也开始独立生活——去宁化县安远乡读高级小学。15岁,他毕业回到里窠。县志为陈纲作传时,说他高小“毕业后回到家里,挑水、砍柴、养马。善骑,能跃上无鞍的奔马。”这高超的骑术是在屋后的晒谷坪练成的。

陈纲17岁结婚,在家耕读了几年,21岁考入福州优级师范学校。虽是第一次独自出远门求学,但在福州遇见了建宁同乡张云松,不觉得孤独。张云松,又名张久桢,里心镇岩上村人,比陈纲大6岁,满脑袋新思想,侠肝义胆,两人相见恨晚。

第二年(1921年),从福建政法学校毕业的张云松,受聘为南洋吉隆坡中华中学校长。陈纲无法抑制推窗看世界的激情,就结伴前往马来西亚,在华隆侨校教书。这一年,儿子陈远林出生,没几个月就夭折了,大喜大悲,但他都顾不上了。

才一年,陈纲辞职回国,他要把孙中山民主思想传回内地。先在厦门集美学校任教,组织学生会,宣传爱国思想,发动市民抵制日货。校长怕事,勒令陈纲停止反日宣传活动。气氛萧杀,陈纲不得已转入华侨办的中华中学,继续秘密从事革命工作。

到了1924年,孙中山主张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新三民主义传到厦门,可以公开宣扬、解释了,陈纲对民主革命的大本营广州心向往之。当年春,黄埔军校招生的消息传来,陈纲认为报效国家的机会来了,跃跃欲试。

但是,当时各地军阀势力强大,黄埔军校只能秘密招生:由出席国民党“一大”的各省代表回原籍后,代为秘密选送考生去黄埔应考。陈纲经人(族亲说是陈嘉庚)推荐,省试通过,3月27日来到广州试场,接受第一期新生入学考试:笔试和口试。

5月5日至7日,新生到黄埔岛入校报到。正取生编为第1、第2、第3队,备取生编为第4队,陈纲和胡宗南、冷欣等,编在第4队。这就是孙中山心目中的黄埔500壮士。随后,军政部讲武堂学生120余人也编入,为第5队。

6月16日,在黄埔军校成立典礼上,孙中山致辞强调:建立“党军”,建立革命党自己的军队。“要诸君不怕死,步革命先烈的后尘,更要用这500人做基础,造成我理想上的革命军。”

陈纲听得热血沸腾,革命生涯就此开始了。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