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证明书
陈纲烈士墓
●三明日报记者詹昌政 建宁记者站王华耀文/图
他有两座墓:一座在闽西北家乡的小山垄里,埋着他的衣冠遗物;另一座在千里之外的广州,“沙基惨案烈士之墓”合葬着他在内的40多位英烈。
他叫陈纲(1899-1925),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牺牲在沙基惨案中。90多年过去了,他的故里——建宁县伊家乡笔架村,乡亲们仍在传颂着他的英名轶事。
富商子弟
车出建宁城关,沿S205省道南行约一小时,折向乡村公路再西行半小时,抵达笔架村的高岭自然村。然后,弃车步行,穿过古木掩映的小峡口,进入名叫“里窠”的小山垄,看见依山而建的吊脚楼,挤挤挨挨——这里,就是陈纲短暂而又壮烈人生的起点。
高岭,旧称建宁南乡都上堡高凌屯,离县城35公里,海拔700多米,高寒,偏僻,居住的都是“义门官溪庄”陈氏。到了陈纲曾祖这一辈,陈大类等人迁往闽北崇安县,开办茶厂。
陈纲的祖父陈贵丝早年家境贫寒,后投奔崇安族人,帮人采制茶叶。数年后,在崇安买了几片茶山,种茶、制茶,从此发家致富。
陈纲父亲陈连茂排行第四,陈氏族谱称赞他“继往开来,坐拥万贯家财,为人公道无私,属吾族中成功创业者之楷模”。他22岁生陈纲,26岁才开蒙读书,两年后,由文童捐纳太学生。可就在这一年,科举制度废止了。
陈连茂分得几片茶山,仍然种茶、制茶,只是每年三月至七月,在崇安经营茶业,七月以后淡季,回建宁城关开布店。因此,家里养了四五匹马,充当交通和运货的脚力。
出生在富商的家庭,身处于那样的时代,陈纲的人生会是什么样?
走出大山
陈纲,谱名芳瑶,学名纲,字辅周,号绍尧。他出生于清光绪己亥二十五年(1899年)9月23日,六兄弟中排行老大。
族亲回忆说,陈纲从小体格健壮,活泼好动。7岁开始在高凌义门陈氏祠堂读私塾,经常悄悄溜出教室去玩耍,但先生一提问,该记忆的能背诵,该讲解的能回答,天资聪颖,令人惊奇。
从陈纲故居看,他家居住的是典型的吊脚楼:正面悬空,以柱支撑,楼上住人,楼下堆放木柴等杂物。凭窗眺望,正对着小峡口,可以看见近山青、远山灰,不知陈纲望远时起过什么念头?他家的左侧,楼亭间毗连着一块小村少有的空坪,这让少年陈纲有了奔跑跳跃的空间。
12岁那年,爷爷去世了,陈纲也开始独立生活——去宁化县安远乡读高级小学。15岁,他毕业回到里窠。县志为陈纲作传时,说他高小“毕业后回到家里,挑水、砍柴、养马。善骑,能跃上无鞍的奔马。”这高超的骑术是在屋后的晒谷坪练成的。
陈纲17岁结婚,在家耕读了几年,21岁考入福州优级师范学校。虽是第一次独自出远门求学,但在福州遇见了建宁同乡张云松,不觉得孤独。张云松,又名张久桢,里心镇岩上村人,比陈纲大6岁,满脑袋新思想,侠肝义胆,两人相见恨晚。
第二年(1921年),从福建政法学校毕业的张云松,受聘为南洋吉隆坡中华中学校长。陈纲无法抑制推窗看世界的激情,就结伴前往马来西亚,在华隆侨校教书。这一年,儿子陈远林出生,没几个月就夭折了,大喜大悲,但他都顾不上了。
才一年,陈纲辞职回国,他要把孙中山民主思想传回内地。先在厦门集美学校任教,组织学生会,宣传爱国思想,发动市民抵制日货。校长怕事,勒令陈纲停止反日宣传活动。气氛萧杀,陈纲不得已转入华侨办的中华中学,继续秘密从事革命工作。
到了1924年,孙中山主张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新三民主义传到厦门,可以公开宣扬、解释了,陈纲对民主革命的大本营广州心向往之。当年春,黄埔军校招生的消息传来,陈纲认为报效国家的机会来了,跃跃欲试。
但是,当时各地军阀势力强大,黄埔军校只能秘密招生:由出席国民党“一大”的各省代表回原籍后,代为秘密选送考生去黄埔应考。陈纲经人(族亲说是陈嘉庚)推荐,省试通过,3月27日来到广州试场,接受第一期新生入学考试:笔试和口试。
5月5日至7日,新生到黄埔岛入校报到。正取生编为第1、第2、第3队,备取生编为第4队,陈纲和胡宗南、冷欣等,编在第4队。这就是孙中山心目中的黄埔500壮士。随后,军政部讲武堂学生120余人也编入,为第5队。
6月16日,在黄埔军校成立典礼上,孙中山致辞强调:建立“党军”,建立革命党自己的军队。“要诸君不怕死,步革命先烈的后尘,更要用这500人做基础,造成我理想上的革命军。”
陈纲听得热血沸腾,革命生涯就此开始了。
陈 纲 画 像
军校磨练
黄埔军校全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因其校址设在广州东南的黄埔岛,史称黄埔军校。当时,国共合作,教职员中有共产党员,学员也招收共产党员。
黄埔军校以孙中山的“创造革命军队,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以“亲爱精诚”为校训。走进校门,走廊、楼梯、教室,甚至包括公厕,随处可见诸如“精诚团结,卧薪尝胆;枕戈等旦,闻鸡起舞;勇往直前,破釜沉舟;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等醒目的标语,这让陈纲时刻提醒自己作为军人的使命与职责。
每天凌晨,军号响了,起床,穿衣,打绑腿,时间只有3分钟。只要不下雨,全校学生都列着队,沿着公路环绕黄埔岛跑步,15华里一口气跑下来,然后10分钟吃罢饭,开始上课。
在黄埔军校,陈纲主要学军事课和政治课。当时,为了早出人才,原定3年的训练计划缩短为6个月,军事教学日夜进行,随时准备打仗。由于学制为半年,军事课首选最为急需的基础科目:学科和术科。
除了课堂讲授,还进行野外拉练、演习,这对于山里娃陈纲来说,轻松自如。
在这里,陈纲受到全新的军队法纪教育。军校实行严格的门禁制度,黄埔岛距广州40里,汽船一小时可达,但陈纲在黄埔军校学习七八个月,从未到过广州市区。
三次征战
1924年8月,广州动荡不安。
受帝国主义操纵的商团军,先是与政府对抗,不久发动武装叛乱,屠杀“双十节”的游行民众。
陷入危局时,陈纲随同黄埔军校全体师生主动请缨,表示:“誓为政府之后盾。”10月13日,孙中山下令:镇压商团反革命叛乱。黄埔师生打的第一仗,就是“平定商团叛乱”。
10月14日,黄埔学生队幵赴广州,第二天向商团军发起总攻击。600名入学不到半年的“娃娃军”,3天就让4000多名敌人缴械投降,黄埔军校由此声威大震,11月11日,“总理令新军改称党军”(毛思诚回忆)。
洗罢征尘,11月30日考试完毕——入学499人,及格者456人,黄埔第一期学员毕业了。
毕业后,黄埔生除部分留在军校外,大多数分配到由军校教导团一、二团组成的党军,担任连、排、班长。陈纲分配在军校教导二团,可能先当班长。
平定商团叛乱才3个月,广州革命政府又于1925年1月15日发布《东征宣言》,组成以杨希闵为总司令的东征联军,讨伐准备进攻广州的陈炯明部队。
2月1日,陈纲随军出击东江,由虎门、东莞到平山,半个月驱敌数百里。这期间,陈纲“加入了以共产党员蒋先云为代表的进步学生发起组成的‘青年军人联合会’”(《建宁县志》)。
经过棉湖等几次重大战役,3月20日傍晚,东征联军左路滇军拿下了惠州。至此,广东全境归广州革命政府管辖。陈纲因功被擢升为党军第一师第二团二营二连二排上尉排长。
但在胜利的当天,广州革命政府就受到强硬挑战。
杨希闵、刘震寰两个滇、桂军阀,在3月12日上午孙中山病逝于北京之后,竟然武装叛乱!
6月3日,代理大元帅胡汉民给杨、刘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他们立即服从政府,但遭拒绝。忍无可忍,大本营正式宣布讨伐,陈纲又一次随军出征。
“党军”斗志昂扬,仅一天半的时间,就将杨、刘驻守广州的部队击溃,除杨、刘两人相继逃往香港外,分散在广州各地的滇、桂军全都缴械投降。
有趣的是,杨、刘叛军部署的阵地,恰好是陈纲他们1924年冬野外演习的地方!于是,演习场成了真枪实弹的战场,迅速平定了叛乱,全歼叛军2万余人。
三次征战,陈纲锻炼成有正义感的军人。
壮烈牺牲
1925年6月23日中午12时,时为省港大罢工期间,广州各界10余万人在东校场举行市民大会,声讨“五卅”惨案,声援上海反帝运动。
下午1时半开始示威游行。参加游行的,除了广州、香港的工人,还有农民、商人和学生。党军第一师第二团第二营代营长蒋先云率领三个连,也前往参加游行,陈纲率领第二排随第二连出发。
帝国主义者在沙面租界各重要地点,高筑沙袋,架设机枪。英、美、日、法、葡各国军舰也纷纷开来,耀武扬威。
游行大军更加激愤,一路高呼“打倒帝国主义”、“讨还血债”的口号。
2时40分,当岭南大学、坤维女子师范学校和黄埔军校等学生队伍行进到沙面租界河对面的沙基时,域多利酒店楼上,一个外国人用手枪向游行队伍开了一枪,戒备状态中的英法军队,立即以机枪向沙基扫射游行民众。同时,那些外国兵舰也炮击示威民众。
游行队伍猝不及防,一时间血肉横飞。“据陈纲的同学刘国平事后回忆:面对敌人的机枪扫射,陈纲临危不惧,胆量超人,指挥游行群众隐蔽,直至中弹牺牲,当时年仅27岁”(黄日辉:《爱国青年陈纲》)。
1925年6月25日,黄埔军校补行毕业典礼,共645人毕业。
陈纲,这位优秀的上尉排长,第一次缺席!他与战友蒋先云、徐象谦(向前)、陈赓、周士第、王尔琢、许继慎……永别了。
留芳千古
陈纲殉难后,遗体安葬在广州红花岗烈士陵墓,与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相连——1957年迁葬广州银河公墓。
建宁各界人士在县城明伦堂举行陈纲烈士追悼大会。当时“沪案后援会”以及陈纲的生前好友,纷纷以挽联、诗词等形式,表示哀悼。亲历者回忆说,明伦堂两边挂满了吊唁挽联,气氛肃穆,各界人士先后发言,痛斥日、英等帝国列强侵略中国,残杀我同胞的滔天罪行。
陈纲烈士的家属也参加了追悼会,受到前后任县知事和各界人士的亲切慰问。
陈纲的好友张云松送的挽联是:
临别两依依方言半年过去终得相逢谁想此言空在耳,闻耗唯怅怅不料一弹飞来竟遭不测君虽为国也伤心。
此联可以证实:陈纲曾在平定商团叛乱之后,回过家乡,重逢张云松。族侄陈文也回忆过:陈纲身材高大,双耳肥厚,有大人物的面相、气度;他孔武有力,曾两手同时抱起继子远优和另一个少年。
陈纲牺牲消息传来,母亲王静真搂着6岁的幺儿陈经,悲痛欲绝。从此郁郁寡欢,7个月后撒手人寰,年仅47岁。8年后,57岁的父亲陈连茂也去世了。
陈纲的妻子张冬莲时年29岁,侍奉翁姑,操劳家务,与14岁的继子陈远优相依为命,贤名闻于远近,1973年去世。
陈远优生有三子。在他孙子陈良武新居的客厅,贴有陈纲革命烈士证书——
1986年3月7日,国家民政部批准陈纲为革命烈士;
2004年5月,建宁县人民政府在高岭为陈纲烈士建了衣冠冢,它已成为三明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常有自驾游旅客自发前往凭吊……
|